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思]采访
作者:程 玮

《青年文摘(彩版)》 2008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去年秋天的时候,我们去采访一家著名企业。
       出了高速公路就是这个企业的地盘,到处鲜花绿树,高楼大厦,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接待我们的小伙子已经早早在大门口等待。他拿着一叠纸,上面是接待我们拍摄的日程安排。他陪我们去产品陈列馆,那里面楼台亭阁,曲径通幽,就像泰国和东南亚最时髦的SPA豪华酒店。除我们几个人以外,就是西装笔挺的讲解员和拿着对讲机的保安。人家陪我们去单身职工宿舍,一栋栋典型的欧式别墅出没在绿荫丛中,你觉得好像处身于某部好莱坞的电影。人家陪我们去看产品开发部门,那栋楼像一座豪华的仿古欧式音乐厅,大厅里雪白的大理石像镜子一样闪闪发光,让我们自惭形秽,不敢走进去。人家陪我们去看新员工培训中心,那阶梯教室里的每一张椅子都是坐下去软乎乎,让人立刻会沉沉入睡的真皮沙发。
       
       我们带着沉重的摄像器材走了一大圈,没有拍摄一个镜头。接待的人奇怪地问为什么不拍,我说,我们是来拍摄一个企业,我们想拍摄这个企业是怎样的具有世界一流的技术产品,我们想拍摄这个企业与众不同的管理方式。如果我们拍摄这些建筑和装潢,务实的德国观众会头晕,他们会写一大堆观众来信过来质问,你们到底想给我们看什么呢?这个企业为什么要造这种形式和用途不符的建筑呢?接待的小伙子英语好,理论水平也高。他理直气壮地说,我们中国一流的企业现在就是这样,难道你们不能就这么如实报道吗?
       我叹了口气,有一些人总是以警惕的眼睛盯着国外记者的摄像机,如果摄像机对准高楼大厦,他们就无限喜悦。如果摄像机对准低矮的平房,他们就义愤填膺。他们不知道低矮的平房也有温情和美感,他们的审美观始终还停留在非常幼稚的阶段。我们其实非常想反映这个企业的真实面貌,所以不想拍摄这些华丽却不说明任何问题的东西。我们拍这样的东西越多,这个企业失去的光彩就越多。因为他们对金钱的理解和使用,实在与国际相差太大。
       我去过德国很多世界有名的企业总部,如蒂森、西门子、宝马、大众等等。这些企业是所在城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福利的支柱。这些企业有钱,更知道怎么花钱。它们为所在地的城市建造体育馆音乐厅,它们资助所在城市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每个城市都因为这些公司的存在而获益,而自豪。但所有这些公司总部的豪华程度远远不能与这家公司相比。不是它们没有这么多钱,也不是它们不懂豪华。是有很多观念和理念在约束它们花钱。
       它们当然也有产品陈列馆。它们是朴素大方的,它们突出的是企业历史,是产品本身。它们是对外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去参观。它们向人们展示德国的汽车制造史,或者是电梯制造史。它们考虑的不是豪华,不是舒适,而是传递信息,传播历史。
       它们当然也有培训中心,造价同样不菲。但它们把钱投资到了别的细节上。培训中心是让人学习的地方,不是休息和休闲,所以是一式的硬板凳。它能让每个人保持清醒的头脑,端正的坐姿。这既对学习有益,也是对讲课者的一种尊敬。这些板凳结实大方,相信几十年都坐不坏,再过几十年式样上也不会落伍。每个座位上有为笔记本电脑提供的电源插头。还有一个麦克风,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向老师提问,讨论问题。
       我们始终没有拍摄一个他们所期待的画面。在我们准备离开的时候,负责接待的小伙子指着接待计划的最后一项说他们已经准备了宴请。我们谢绝了。不只是职业道德不允许我们接受采访单位的宴请,还因为,我们很怕被带进一个“天上人间”的地方,金盏银碟盛着一样样美味端出来。其实那个时候我们大家饥肠辘辘,不远处的职工餐厅飘过来一阵阵烧鹅的香气。如果他们邀请我们在职工餐厅便餐一顿,我们将会怎样地欢欣鼓舞啊!
       石雪//摘自2007年12月14日《作家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