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思]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等6则
作者:佚名

《青年文摘(彩版)》 2008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2007年末的京城遭遇了寒流,气温骤降。中国女排队长周苏红利用假期,在北京和前来进行康复治疗的爱人团聚,给病榻上的汤淼带去了亲情的温暖。
       中国男排主力队员汤淼半年前在训练中受伤,导致高位截瘫。周苏红从最初的害怕逐渐变得坚强:“我们无法阻止灾难的发生,但当灾难发生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坚强。”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让周苏红选择了为北京奥运会继续奋斗,选择了为汤淼痴心守候。年初领取结婚证时,两人曾约定在北京奥运会后举行婚礼。汤淼的意外受伤没有改变这个计划,周苏红坚定地对前来看望他们的队友和领导们说,婚礼肯定照旧举行。由于国家队要参加各种比赛、备战奥运,周苏红只能断断续续地从不同地方赶回上海跟丈夫短聚。离开汤淼的日子,她不断通过电话和短信同汤淼的家人联系。病床上的汤淼,听着爸爸读周苏红发来的短信,内心充满了温暖—“爸,淼这阵子都是你来照顾的,我都没能帮什么。但他的下半辈子你就放心吧,我会好好和他过一辈子!”
       经过半年的治疗,汤淼的双手已经可以活动,见到爱人的进步,周苏红也是满心喜悦。现在周苏红在全天训练结束之后,都会赶往医院陪伴丈夫悉心照料。这对患难夫妻对彼此的需要,超过了旁人的想象。周苏红对汤淼说:你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汤淼说:我不是为你而生,但我现在是为你而活。
       “千金”之吻
       2007年11月,伦敦某银行的一名女职员爱玛·法拉丹与数名女同事共同出席了一场慈善晚会。她们的银行老板表示,他无法亲临现场,但是只要她们中任何一位能够在当天的晚会上得到首相布朗先生的一吻,他就愿意向慈善晚会主办方慷慨捐出1万英镑。
       晚会进行得非常顺利,众多好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当晚11时,首相布朗起身告辞,准备提前离开现场。爱玛一见时机来了,立马上前“拦驾”。只见她低头向布朗耳语了几句,后者先是会心一笑,接着说了声“好吧”,然后便大大方方地向眼前这位美女“献”上一吻。当爱玛的女同事们见到眼前一幕时,情不自禁地发出一阵尖叫,接着便报以雷鸣般的掌声。爱玛自己也没有想到,她只是将老板设下的“慈善赌局”如实相告,而首相布朗如此“善解人意”。
       晚会第二天,当爱玛来到银行上班时,立即将昨晚的事情报告了老板。老板在惊讶之余,提出想看一下晚会上的那张“亲吻照”。令人遗憾的是,当时在场的众多嘉宾只顾着看热闹,谁也没想到拍照留念,而这无疑给“取证工作”留下了隐患。
       作为“补救”措施,老板提出如果晚会主办方出具一份书面证明就兑现承诺。
       当然,这位银行老板收到了来自慈善机构执行总裁的一封亲笔证明信。
       “大炮”张奚若
       张奚若(1889~1973),陕西大荔县人。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后赴美留学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回国后长期任教于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在诗人徐志摩眼中,“奚若这位先生……是个‘硬’人”,“他的品行是硬的,他的说话也是硬的。”
       西南联大时期,张奚若任政治学系主任,去参加国民参政会,发言抨击国民党的腐败及蒋介石独裁,蒋介石插话说:“欢迎提意见,但别太刻薄!”张奚若闻言,拂袖而去。下次参政会再开会,给他寄来通知函和路费,他当即回一电报:“无政可议,路费退回。”1946年,张奚若受邀演讲,对着台下听众大声道:“假若我有机会看到蒋先生,我一定对他说,请他下野,这是客气话,说得不客气点,便是请他滚蛋。”
       1957年整风运动,在中共中央统战部邀请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举行的座谈会上,张奚若发言,谈到了党和政府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并将其概括为: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鄙视既往、迷信将来。毛泽东对他的十六字批评不满意,但张奚若并没因言获罪,而是继续担任外交学会会长一职。不过,在当时环境下,敢当面发出这样的言论,张奚若果然是一架不折不扣的“大炮”。
       世上最厉害的武功是微笑
       2007年底李连杰参演的《投名状》上映,又是一部打打杀杀的片子,但在现实中,他十分慈悲。自从2004年印度洋海啸“死里逃生”后,李连杰开始了自己的慈善之旅,创建了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
       与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同龄人相比,李连杰无疑是命运的宠儿:8岁开始习武,11岁获得全国武术冠军,随团出访美国受到总统接见,此后连续5年蝉联全国武术冠军,17岁步入影坛,次年因电影《少林寺》而家喻户晓,后赴香港发展,主演的多部影片成为香港新武侠电影的经典之作,32岁凭借《致命武器4》成功进军好莱坞,成为享誉全球的国际巨星。
       拍《霍元甲》的时候李连杰就说过不再拍功夫片了,“40岁之前我很骄傲,觉得别人看了我的电影都去练功夫,强身健体。40岁之后我很内疚,因为只教会了别人身体的那部分,没有教人里面那个soul(灵魂)。”现在为了“壹基金”,电影还是要拍,只是被当成了工作。在拥有了“功夫皇帝”、“电影巨星”这样的光环之后,李连杰更愿意多加一个慈善头衔,或者说,他认为后者对他更有意义。让他摆个姿势拍照,他很果断地拒绝;摄影师拿了两张海报给他签名,说这个以后会拍卖捐出去,他就很高兴地签。
       美国《时代周刊》记者曾问李连杰:“你觉得中国最高的功夫是什么?”李连杰说:“微笑。”记者又问:“那你觉得中国武术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李连杰答:“是爱,爱最博大高深。”
       对着自然起舞
       杨丽萍,云南大理白族人。她生活在父母离异的家庭,童年记忆大都与贫穷、歧视有关。从小酷爱舞蹈的她,1971年从村寨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
       1980年杨丽萍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之后,在舞蹈的创作方面她始终保持着另类的个性。1986年,她创作了独舞《雀之灵》,一举成名。但是在赢得掌声的同时,也受到单位的处罚,因为她从不参加例行的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民族舞蹈家不是关在练功房里,穿着紧身衣,按照芭蕾基础训练反复踢腿的 ‘专业人士’,而是那些汲水能歌、取火能跳,对着山林田野都在起舞的人。”
       她的民族舞永远源于自然,源于山野,源于她的故乡。大理是蕴育杨丽萍的地方,虽然她只在那里呆了短短十多年,但却注定了她一生舞蹈的基调。她说:“那里有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雪,洱海月。”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何她的《雀之灵》、《两棵树》、《雨丝》、《梅花》、《火》等舞蹈可以带来惟妙惟肖的生命体悟,白族人崇拜自然的天性使杨丽萍模仿自然的舞蹈充满了灵性。
       没有没出息的工作
       30岁的苗俭是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技师”里唯一的女性,她来自上海航天局。
       还在技校时,苗俭因学业出众,从铣工班被选拔到数控班。然而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的苗俭1995年毕业进入工作单位时,却仍然是铣工,她心里有点凉:“一个女孩子成天与铣床、油渍、铁屑打交道,一辈子怕都不会有出息了吧!”师傅甩过来一句话:“只有没出息的人,没有没出息的工作!”
       苗俭对自己发了狠,给自己定了第一个5年规划:成为中级工;入党;拿到“数控应用技术”专业大专文凭。这些计划一一实现了。2002年,苗俭又给自己定了新的5年规划:技能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拿下同济大学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本科学位。“人是要给自己一点压力的。”就是在这种自我施压下,12年来,无论寒冬酷暑,苗俭的学习从未间断过。每逢双休日,她都会穿越整个上海,赶到学校里去上课。
       2004年,27岁的苗俭被破格晋升为“铣工、数控加工”双工种高级技师;2007年,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技师”评选,苗俭成功当选。 用12年时间,苗俭完成了从一名普通技校毕业生到双工种高级技师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