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思想着]整以及没法儿整
作者:沙与沫

《青年文摘(彩版)》 2007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汉字堆儿里,整,或许可算得上一个最为多义的字,以一己之身担起了诸多动词之责。我们的两只耳朵还能经常领受到这样的话语,句句都有“整”,却也各个不同义:
       哥们儿,整两口!——“喝”之义。
       不成,你得整两句儿!——“讲”之义。
       
       你咋把他整来了?——“带”或“领”之义。
       媳妇儿,整俩菜去?——“拌”或“炒”之义。
       整那么利索干啥去啊?——“打扮”或“拾掇”之义。
       把他整出去!——“赶”或“轰”之义。
       稿子整完没呢?——“写”或“修改”之义。
       瞅你整这出儿,给谁看啊?——“摆”或“亮相”之义?
       如今不是整不整,而是怎么整的问题。——“办”或“做”之义?
       别整虚的,来点真格儿的。——“玩”或“耍”之义?
       这书不错哎,给我整一套。——“买”或“淘弄”之义?
       那门市啊?早整出去了。——“卖”或“出兑”之义?
       真整不明白你!——“了解”或“理解”之义?
       你得整容了,都这模样了。——“整理”或“整顿”之义?
       ……
       如此,若说“整”是个万能动词,应该也算不得夸张,因为它居然能堂而皇之地替代如此众多动词,而又不失声情并茂之率真气势,且前提是并非我们的汉字太少而不够用。
       只是人们还是凡事必得动用“整”字,似乎它有着别者不具的魅力。事实上凡是动用了“整”字的地方,似乎还真就不好轻易换用别的字儿。早在《西厢记》里,王实甫就说过这样一句话:白日凄凉枉耽病,今夜把相思再整。试看这个“整”字,换啥才好?想了又想,好像啥也没有此字最能让张生满意。
       筛选了一番,觉得在这数千个汉字里,堪堪能与“整”字并论的,可能要数“搞”字和“弄”字,虽然后两者远不及前者更为多情广意,但在个别场合却也还能凑合着互相取代而不分彼此。诸如:
       咋整的啊,搞了这半天还没弄开哪?
       整得很热闹,真搞不懂他是咋弄的。
       纯粹是乱整,弄这么个人来搞管理。
       ……
       除了含义的多寡之分,三者在地域分布上也还存有一定区别。相对而言,“整”字覆盖面无疑更广,尤其在东北地区运用得更为稠密,而南方人则比较偏爱“搞”与“弄”,比如南方人常说:搞俩小菜吃吃?弄点小酒喝喝?远没有“整”字大气与粗犷。说到底,仍然不是“整”字的对手。
       无法将“整”字明确界定为褒义或者贬义,这无疑得根据实际状况而区别对待。据说台湾人民将“搞”字视为贬义,比如“搞什么搞”以及“有无搞错”。但就大陆而言,似乎“整”与“搞”与“弄”这三个字都不得不视为中性,尽管它们也都有不甚好听且令我们耳熟能详的俗言俚语,但毕竟还是表达美好之意的几率高些。
       尤其关键的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整”字还蕴含了乡土中国保持至今的一缕乡土气息,那原是一种需要信任垫底需要时间来酝酿的气息,虽然事实上已经不合这个越来越寡信越来越急躁的社会的口味,却也因此更加珍贵而令人无力彻底摈弃,甚至还会一厢情愿一往情深地生成些许甜柔的惆怅。
       不管怎样,民间的自发性创造仍然算得上最为科学的衍生,因为它直接与人际关系挂钩,最能体会得到此间关系的精深与微妙,每一个“整”字以及每一个“整”字的每一层意思,都能运用得恰到好处恰如其分,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地奉献给谁或者针对谁。反正它含义众多,咋也用不完,这也是“整”字作为一个万能动词所必备的资本,亦由此而使其具有了难以尽言的妙处。
       李秀秀摘自《海燕》2007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