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清代旗营留下的启示
作者:常 林 白鹤群
《中外书摘》 2007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北京西山健锐营》
清代旗营经过了近三百年来的风风雨雨,从清初的八旗入关到拱卫京畿。从雄镇边关到刀枪入库,游手闲散,直到被前进的社会洪流所淘汰。在人们的心目中,满洲八旗是纨绔子弟的滋生地,是“腐败无能”、“卖国求荣”的代名词。
历史真是像某些史学家、小说家、文学家笔下那样“戏说”吗?那样黑白颠倒吗?满族和她的军事力量——旗营对中华民族是否作出了贡献呢?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满族有着极其光荣辉煌的历史,否则满族也不会用仅22.5万人马入主和统治数以亿计人口的中原。清朝近300年的统治为中华民族做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仅清高宗乾隆统治的六十年里,满族和旗营就为奠定今日中国的疆土和版图作出了历史贡献。二平准噶尔、一定回部、再扫金川、靖台湾、降缅甸、镇安南、廓尔喀两次签约等十全武功就是旗营兵民为祖国统一和中华强盛做出的百花园中绚丽的一朵。因此,笔者认为,清代旗营在开国、康雍乾盛世时所作的功绩,旗营在保疆卫民的对外御侮的战争,消弭边患,开拓疆土作出的努力还是值得我们大书特书的。
诚然,在历史的长河中,清朝末年,尤其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同光”时期,清政府的腐败终于导致宣统三年隆裕太后代下诏书宣布“清朝皇帝逊位”。就这样,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终于被中华民国所改换。试想,历史上的唐、宋、元、明数朝哪一个不是因其在末年时腐败而被推翻的呢?
清朝在自己强盛时期曾开创了民族团结的先河,对藏族的和亲政策,对维吾尔族的怀柔政策,对蒙古族的世代联姻,就连金川居住的一个弱小民族都编入旗籍,设置佐领。事实证明,清朝之所能统治中华近三百年,与清廷实行的民族政策,儒化政策是分不开的。以至于出现了清帝逊位后,许多汉籍官员都愿孝忠清室,如辫帅张勋的复辟,康有为的叩见,旧臣梁鼎芬不愿为民国的官,而去孤守清皇西陵的事例。
反过来,是满族人对清廷就完全效忠吗?清代后期旗营中旗丁生活得好吗?请看:由于1860年,1900年英法等国侵略者的入侵,清廷的政治腐败已使旗营中的官兵对清廷失去了信心。旗营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一关银子二关米”,可旗营关制校兵时,银两就差多了。咸丰年间,突然发给大个儿钱,引起了营房外面商市的波动,钱明显地不值原来的价值。到了光绪二十六年,所有饷银减发到七成,营中的人只好紧衣节食,勉强生活。到了光绪末年,饷银减到五成。五成的银两再扣去灯钱、红白事的借款、补贴等宗银两,实发银每月不到几钱。米虽说还有,每三月才发一次经过碓房克扣的黑米。一家人若是仅五六口人,黑米倘能勉强度日,可营房里的人增的多,去的少,兵的总额不再增长,故养育兵、散差人员家家都有。满人极重吃喝和保养身体,旗营中的八九十岁的老人比比皆是,人口过多,收入少,很难维持最低生活。
火烧圆明园后,圆明园护军营最先打破营房内的严历的束缚来改善自己的苛刻待遇。他们明着不经商,暗地里做,有的到山上摘酸枣,挖鲜蘑卖钱,甚至到营外租种农家的土地。圆明园军营的消息很快地传到其他营房,健锐营各旗也开始仿效。为了生存,旗丁不再甘心被摁着脑袋,俯首贴耳地效忠大清朝皇帝了,不再卖命地效忠腐败统治者的天下。八旗营房内的“八议之典”制度已经失去了对营中人们的约束力,营中的人们开始冲破清廷为维护统治而编织的囚笼——旗营。
民国期间,有人提出了“旗族”这个问题新式名词,因为在当时,人们多不再提满族,汉八旗这个极为敏感的问题,而是称为“在旗”与“不在旗”。而“旗”的概念不限于白山黑水的满洲人了,而是包括蒙、汉、苗、朝鲜、俄罗斯、锡伯、达斡尔、鄂伦春、索伦等众多的民族和地区的人民。试想,清朝皇帝就是少数民族,他怎么想不到利用众多的少数民族形成一股更大的力量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呢?鉴于统治者的立场,清统治者入关后大量启用汉族官员,联姻少数民族,努力改变统治集团内部的民族成分,逐步消除本民族的落后意识,尽力接受和汲取每个民族的长处,从历代封建统治者的经历中找出可行的政策和措施,以适应统治者的需要。纵观我国封建社会各朝,我们可以看出:凡是能够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其统治中国的时间就长,疆土就会完整。满洲贵族之所以能以一个少数民族统治中国达268年之久,就是说明清政府采取的政策基本上是成功的。
内蒙古呼和浩特的绥远城、福建福州、新疆伊犁、湖北荆州、浙江杭州、江苏江宁、陕西西安、四川成都、广东广州及宁夏、乍浦等地都驻守大量的旗营,这些远离老家的旗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能不说他们在祖国各地,边疆要镇的长期驻防,担任屯垦,兴修水利,为维护国家安定和祖国统一作出了很大贡献。今天当我们看到中国幅员辽阔的版图时,不能不想到,这里面包含着八旗将士和全国各族人民用血肉之躯在战场上奋战而得来的。因此,我们说,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是满族和清代特有的军事机构——旗营,和全国五十六个民族一起,共同开拓,捍卫了祖国的疆土,共同发展和繁荣了社会经济,共同丰富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使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使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