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智]郑板桥的商业头脑
作者:赵国平

《青年文摘(彩版)》 200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中国的文人,自恃清高者甚多,不愿谈论“阿堵物”。旧时文人习惯在墨水中讨生活,崇尚清谈,甘当清客幕僚,在子曰诗云、梅兰竹菊的艺术生涯中寻求乐趣,从不考虑是否该换一副商业头脑,在“钱途”上谋求发展。
       郑板桥性情狷介,与众不同,似是另类。他不羞言卖画的目的是为了养家糊口。一则“润格”公然告白:“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连价格都说得明明白白,“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比起如今广告做得应天响,价格却藏着掖着的商家,胜过百倍。
       板桥生活的时代,距今将近三百年,市场经济尚在襁褓之中,与今日蓬勃向荣的情景不可同日而语。板桥先生意识超前,具有敏锐的经商头脑,他经营的是高雅艺术品,既用于出售,广而告之就不可或缺。反正是劳动所得,凭本事吃饭,一不偷、二不抢,何必偷偷摸摸,见不得人似的,大可堂而皇之搞等价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清代官员的年俸少得可怜,县太爷不过四十五两纹银,当然,按官场潜规则,他们还有灰色收入,否则养家糊口都成问题。对照着看,郑板桥的书画价格不菲,一张“中幅”可抵七品官的月工资。
       郑先生反复强调,他做的是现金买卖,不准打白条,“礼物即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任你是谁,说好话、论交情全然白搭,“只当秋风过耳边”。
       那个时代,书画市场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火热,属买方市场吧,郑板桥标新立异,是他对自己的作品很自信,是响当当的名牌商品。有本事打底,做买卖腰杆硬,不怕没人识货。事实果然如此,板桥自称:“笔租墨税,岁获千金,少亦数百金。”如果当年搞文人富豪榜的话,他极可能像余秋雨那样摘到“状元”桂冠。
       刘经纶摘自2007年1月8日《合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