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幕后]明天,谁来养活中国?
作者:止 凡

《青年文摘(彩版)》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互联网上流传着一篇《大声问一句:以后谁来当农民?》的帖子,引起纷纷议论。这篇帖子说,陕西某县有关调查机构对当地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做了调查,发现当地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人数占到总劳动力人数50%以上,农村剩下的人口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儿童,群众形象地称之为“三八六零一二部队”,该调查还发现,当代农村中学生看不起农民也不愿当农民,“厌农”思想严重,于是,发帖者疾呼:以后谁来当农民?
       面对“以后谁来当农民”的疾呼,某位学者就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其结论是:看了这篇“网上疾呼”,他的感受是喜大于忧,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大势所趋,政府部门和青年学生的忧虑是不必要的。
       “以后谁来当农民”的疾呼无疑是感性的,因为站在理性的角度,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只要人还必须吃饭,就一定会有种粮食的人,何忧之有?但是,过度的理性蒙蔽了感官的灵敏,冷漠地忽视了“以后谁来当农民”背后的民生悲辛。因为,“以后谁来当农民”不仅是一个将来时问题,更是一个现在时问题。那就是城市化进程中当代中国农民的生存境遇:为什么农民非得远离土地才能致富?种地农民的微薄收入真的合理吗?
       在电影《傲慢与激情》中,女仆出身的公爵夫人说过一句话:那些人为什么到巴黎来?是因为喜欢这里的肮脏与恶臭吗?不,是因为饿。拿这句话来形容城市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农民再恰当不过:农民远离亲人,背离故土,是因为喜欢城市工棚冬天的寒冷和夏天的炎热吗?不,是因为生存。且不说农民在城市获得的非市民待遇,老人和妇女独自承担农活的辛劳,就是年轻夫妻长年分居的痛苦,学者们体会得到吗?我要说,对农民而言,在权利缺乏保障的情况下,表面形式上的城市化,不仅是被动的,更是悲恸的。
       农民宁愿到城市里的“血汗工厂”打工,也不愿耕种家乡的土地,表明我们的农业是一种比“血汗工厂”更“血汗”的“血汗农业”,付出的太多,收获的太少。“以后谁来当农民”的诘问,真实反映了当代农民的生存困境。谁都知道,农业最为关系国计民生,但中石化炼油亏损了马上就有补贴,农民养活了13亿中国人却只能独自承受贫穷,农民头上都写了一个“活该”吗?
       整体的数据与城市化理论是死的,但数据与理论之下的农民是活的。我们既要用理性的思维归纳总结,更要用感性的眼睛审视在艰难中生存的每一个生命。当我们张开感性的眼睛之后,还能用“真高兴”来评价“村小学校里只剩了3个学生,常住人口的2/3离开了村庄”吗?离开的学生在城市里都有学上吗?离开村庄的人都生活得更幸福吗?还能对“以后谁来当农民”的疾呼感到“喜大于忧”吗?
       曲芳摘自《人民论坛》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