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视野]咖啡馆的性别
作者:余泽民

《青年文摘(彩版)》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咖啡与烟酒一样流行的今天,讨论咖啡馆的性别似乎是个无稽话题。然而,在三百多年前,咖啡馆确实只是男性的专利。那时,女人们如果想喝咖啡,只能在家里。17世纪下半叶,随着咖啡馆从阿拉伯半岛流传到了欧洲大陆,还曾一度激化了两性间的矛盾。
       
        1674年,伦敦爆发了一场由女性发起的“抵抗咖啡运动”。妇女们串联起来,印发传单,向国王上书,抱怨丈夫们喝那种“令人虚弱致死的黑色饮料”,要求关闭咖啡馆。当时,英国社会曾提倡“以咖啡代酒”,结果越来越多的男人泡咖啡馆胜过泡酒馆,经常群聚侃山,夜不归宿。因此,咖啡引发妻子们的敌意也是情有可原的。
       另外,还有人认为,恰恰由于咖啡“提神醒脑”的功效而损耗人的体力和精力,甚至导致阳痿。就连加糖烧煮的热巧克力也未能幸免。妇人们抱怨自己的丈夫喝了咖啡后“像泥沼里的蛤蟆,不仅食污饮泥,而且还会毫无意义地胡思乱想,无休止地喋喋不休”,担心男人们“为了一小杯邪恶的、浓稠的、污秽的、苦涩的、令人作呕的黑水浪费时间、破费钱财”,控诉咖啡“榨干他们身上的体液,使他们变成阉人,变成沙漠里萎蔫、干枯的野草莓”,说她们的男人们从咖啡馆回家,“除了挂在鼻尖的鼻涕,精血均已耗干;关节乏力,只有耳朵还能竖起,且下流梦联翩”……
       妇人们在社会上散发传单,向政府请愿,呼吁救救她们的丈夫!最后果真促使国王下达了取缔咖啡馆的行政令。
       针对妻子们的攻击,男人们也不示弱,理直气壮地辩驳说:“咖啡馆其实是一所市民大学,在咖啡馆里不仅能保持长时间的头脑清醒,谈吐幽默风趣,还能使我们更具男性雄风。”他们反过来抱怨说,“我们不得不在这里聊天,因为回家就意味着回到一个无趣的地方。”
       最后,在男人们的压力下,英王很快解除了禁令。
       经过这场交锋,两性间达到了相互理解。一些善解人意的咖啡馆老板很快动起了心思,他们不仅没有与女人为敌,反而聪明地采取了“引导”策略——对店内装饰下了大力气,并且举办沙龙聚会,搞小型演出,吸引那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女人。这样一来,咖啡馆老板们一举两得:不仅对付了女人的抱怨,还增加了店里的生意。
       30年过后,一位派驻英国的普鲁士公使在日记中记述:他在咖啡馆里不仅看到一位神甫一边喝咖啡一边写周日弥撒的布道词,而且还看到女客陆续光顾。“她们一边喝咖啡一边闲聊。在咖啡馆里,她们用不着自己动手,还能享受男侍的服务……”
       到了19世纪,咖啡馆早已不再是男性的专利,甚至在奥地利和德国还出现了只接待女客的咖啡馆——在那里妇人们聚在一起讨论时尚,飞短流长。一战之后,随着欧洲工业的发展和女性就业的增多,在咖啡馆这样的公共场合里的窈窕身影也越来越多。于是男人们开始担心起来:会不会有一天,男性们也会忍不住要抗议?
       一厘米摘自2007年2月1日《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