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智]“两有一无”是中产
作者:一 虫

《青年文摘(彩版)》 2007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如何才能算是高收入?按税法,这条线划在了12万元钱/年。倘若按照麦肯锡公司两位研究人员的说法,10万元钱/年以上就算是高收入家庭了,每户家庭的平均就业人口为1.6人,折合每个劳动力收入6.3万元钱/年。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最有钱的城镇家庭(占总数的10%,十里挑一)平均收入为7.3万元钱/年,折合每个劳动力收入4.6万元钱/年。从12万元钱到6.3万元钱,再到4.6万元钱,相差如此之大,或许可以把它们分别对应到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的“高收入”下限。
       接下来的问题是,所谓的“中产阶层”能否等同于中等收入群体?国家统计局将中产阶层定义为家庭年收入在“6~50万元钱”之间;零点公司则要求,个人年收入水平在20万元钱以上。相形之下,中等收入群体的门槛显得低了一些。2004年我国的中等收入城镇家庭(占总数的60%)平均年收入为2~3.4万元钱/年。麦肯锡则认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下限为2.5万元钱/年。如果采用国家统计局或零点公司的定义,中产阶层人群的数量不到我国城镇居民总数的20%。因此,我们可以肯定,中产阶层其实就是当前中国高收入群体的一部分,跟富人相邻而居。尽管它的名字里头带有“中”的字样,却脱离了群众,收入高于“中等水平”。
       说了一堆枯燥的数据,主要是为了引出一些感慨:众多机构、学者争论不休的“中产阶层”定义问题,在恋爱中的女人看来,根本就不是问题。借用并改编地产商冯仑的说法,女青年择偶时会把男人分成四类:有房有车(特指轿车)无房贷、有房有车有房贷、有房无车有房贷、无房无车有现金。此分类闪耀着民间智慧,比硬邦邦的年收入数字还要科学。首先,它重资产轻收入,充分考虑到了家族财产的继承,也避免了在隐性收入、垄断福利等细节上纠缠不清。其次,它重实质轻形式,提供了适用于各个城市的统一标准,破除因为各地生活成本不同而导致的数字错觉,更为强调生活质量、生活方式。目前,我国各地的生活成本相差不小,主要原因在于房价。年收入6万元,买不起京、沪城区内的房子,却可以在中小城市置业购车。如果只采用收入数字指标来分类,对广大中小城市青年不太公平。
       可以想见,有房有车无房贷的男士最受女青年们的好评。潜台词如下:“两有一无”才叫生活,才是入选中产阶层的标准。所谓中产阶层,在生活水平普遍较高的发达国家里,是一个相对值的概念,可以等同于“中等收入群体”;但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却是一个有关生活质量的绝对值概念,否则就会成为“小康”甚或“温饱”的代名词,闹出印度式的笑话。印度中产阶层号称有1.75~3亿人,他们中很多人还买不起彩电、冰箱。为什么我们会认为这是个笑话?因为中产阶层这词就是舶来品,美国电影所灌输的中产形象深入人心,其中的诸多要素(汽车、大房子、专业人士、白领等)成为我们预设的标准。人们固执地认为,真正的中产阶层就应该超越小康,步入富裕,达到或接近美国人的中等生活水平。该水平具象、简化到极致就成了“有房有车”。
       作为未婚男青年,无法不对这个标准持有异议:等到“两有一无”的那一天,俺们估计都要“奔六”了,房贷得还30年啊。香港大学2005年12月份做过一次调查,在随机抽取的516人中,有89.3%自认为属于中产阶层。但近9成香港人的家里都有房有车无房贷?打死也不信,估计这些人把中产阶层等同于中间阶层了。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吕大乐引用20世纪90年代的调查数据说,香港只有20%~25%的人属于中产阶层。与此形成南北呼应的是,《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的数据称,内地中产阶层占城市总人口的11.9%。照此看来,女青年们择偶可真不容易,多数人最终只能放弃中产的梦想。
       震源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06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