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品味]五十始做学问
作者:管志华

《中外书摘》 2007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我已经年过半百,有时不免悲叹、惆怅,虽想到《论语》上的话,“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可细细回忆,总感到以往庸庸碌碌,好像做过什么,又觉得什么都没做,大半辈子新闻生涯,曾热闹过,也冷落过,为他人作嫁衣,为他人奔走呼号,真正留下震撼人心的篇章,几近全无。新闻前辈们指出过我的毛病,说是“东打一枪,西抡一棒,真正的主攻方向没有”,我当时洗耳恭听,发誓“主攻”,结果我过于热情的个性使然,要抓题材弄稿子,就疲于奔命,自感乐趣。我不悔这种“急就章”,记者的使命就是时代、时效、时闻、时评,就是真实“书记”角色,但冷静而思,五十“知天命”的人是该好好总结总结了,于是自我安慰,蹦出“五十始做学问”的念头。
       学问从何来?靠老师,这老师是宽泛的概念,有授业解惑之师,有好友诤言之师,有采访实践之师,更有不经意遇见的小人物之师,“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师是时时处处都在,取决于自己是否有心、谦逊。靠自学,十几年求学所得的学问(可以说也是最基本的常识)总是有限的,它不能管你终身享用;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知识信息时代,绝大部分学问都是从自学中获得的,每个人的事业常常都是“半成”,每个人的“学识”又常常都是“半瓶”,若是“全成”、“全瓶”,那么不就成了完人了吗?所以,自学便成了“终身学习”的唯一途径。
       比起年轻人,五十岁的生理、心理条件正走下坡路,“长江后浪推前浪”,老占着位子会延误人才,而延误的人才会更难成为人才,所以千万不要阻碍年轻优秀俊才的发展,人才的时间性决定其“保质期”,要让优秀人才在其最佳年龄段发挥作用,这点可要想明白,其实也能想明白。有时想不通,看起来是很不痛快的事情,实际上是一件大好事,年龄大、反应能力差,但人生阅历多,经验丰富,见地深刻,用自己所长,趁自己还年富力强之时,好好补上年轻时的“缺憾”,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钻研学问,何尝不是好事!
       历史上不乏“五十始做学问”的学者乃至大师,比如写作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一些大学问家,大半都从“知天命”年龄段开始,呕心沥血,潜心修学,匡正谬误中容忍不同意见,每逢大事有静气,心如明镜,学眼犀利,神态肃穆,懂得真正的学问家不是“赶场子”、“凑热闹”所造就的,不是让人顶礼膜拜、盲目推崇,成为毫无新鲜思想的一具土偶;相反,而是具备属于自己独特个性、生动活泼地传播与接受、并可以批评修正和完善补充的思想,悟到这个过程是不断发展、不断完备的,面对前面的学问之路,不靠别人,而由自己来走。
       也许在当今普遍存在浮躁风气状态下,五十岁的年龄显得沉稳,即有相对稳定的生存和生活条件,可以从容不迫地走进“学海”,可以不急不躁地“潜泳”。从而高看一眼,深想一层,真正体验“学海”的广阔和“学海”的高深。是的,人生五十历经沧桑,自可抵御某种浮躁和浅薄,也可思索某些学理和知识,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定不变。我想,敬业对一个学问家而言,不仅需要,而且也能做到,但志业未必人人皆行之。光敬业是远远不够的,志业——对学问的忠诚、志向、志气,可以说未必个个都能做到,比如对各种名利诱惑、荣华宝贵,如何坚守“学位”——学问人自己的“岗位”,常常会忽悠或者飘然。
       在实际生活中,不少五十岁以上的人,学有所成,便忙于做官、应酬,或忙于经商、钻营,那不是“志业”,而是再一次“择业”,即离开自己的学问之路进行新的抉择,也许会自我感觉良好,因为做官做学问两头兼顾,两全其美,以官荣学,以学荣官,但学问之路并非如此简单,并不是官职越大,学问越多。也有例外,像柳宗元、王安石等,官做得甚大,学问也多,可我始终认为他们这些“大官”、“高官”主要影响在于政治上,是凭借政治地位的影响而使其文名大盛,加上历史学家的笔传,学问家的桂冠戴在他们头上,在学界和民间成了顺理成章的事,而作为一个专门领域的学问专家可能未必会如此赞同,因为皇帝的地位还要大,历史上真正学问皇帝,至今有多少?
       我的意思是“五十始做学问”包含大器晚成之意,要有“十年磨一剑,未敢露锋芒;再磨十年后,泰山不敢挡”的精神、气概,更要有兢兢业业、甘坐冷板凳的治学态度。此论或许会被嗤笑“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也罢,人各有志,各人头上一片天,对那些官场得志、横空出世的俊才们确实不适用,别人春风得意,何必去饶舌!但我对真正有志于自己的专业学问的年轻人也有真正的劝告,不妨从年轻时代打下扎实基础,“四十”或者“三十”始做学问也未尝不可,因为有闯劲,不迷信权威,但学问之路是漫长而遥远的,在这条道路上,“昙花一现”的人物不少,“大浪淘沙”的铁律是无情的,不准备好自我牺牲、自我吃亏,要取得成果是很难的。“五十始做学问”,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和最佳的时段,如是,也会产生真正的学人。但愿我们这样的学人多些再多些,这才是我们中国学界的真正希望,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真正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