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旧闻·新闻]上海出版一批新年画等
作者:佚名

《青年文摘(彩版)》 2007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年画印行量占全国一半以上的上海,今年出版了大量反映社会主义时代风貌的新年画。许多工农兵的形象代替了过去年画中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形象。
       年画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解放前的年画描绘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宣传封建迷信思想,解放后看到的年画内容有了很大变化,但是,描绘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旧年画仍然不少,甚至还出版了一些,《张生和崔莺莺》、《刘备招亲》以及具有封建迷信包彩和小市民庸俗趣味的旧年画。
       
       为了改变年画工作的落后面貌,今年以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和上海新华书店先后派出工作人员到市郊各县和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等地农村进行调查。他们看到广大群众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深入,政治觉悟和审美能力越来越高,许多贫下中农丢弃了过去买的旧年画,要买《书记下田头》、《试耕图》、《志在山村》等具有教育意义的作品。许多年画编辑、创作人员感到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已远远落后于革命形势的发展,决心创作革命的新年画。
       上海今年初版、重版的年画共有227种,其中初版年画有103种。这些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多方面地反映了我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精神面貌。许多作品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思想内容,艺术水平也比较高。《毛主席和我们心连心》、《续红色家谱,传生产经验》、《忆苦思甜》、《我们队的好会计》等作品,部受到各地普遍欢迎。
       1964年12月23日《北京晚报》
       
       中国年画已成为文化符号
       根据传统年俗,中国人在农历的腊月二十五这一天要在窗外和墙上张贴各式年画,以表达内心对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的企盼之情。而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在张罗过年的同时,大家可还记得“年画”?中国传统年画鲜艳浓烈、节目气氛浓郁,画面情趣盎然,数百年来几乎覆盖了从南方到北方所有的中国家庭。而眼下上海这座几乎无处寻觅年画踪影的都市,曾经也是它的繁荣之地——“小校场年画”、“月份牌年画”曾深深留在几代人的记忆中。有人认为,年画的消失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它在这座城市中消失的背后又有什么值得寻味的呢?
       
       年画是传统民俗的缩影,同时它还具有装饰性和欣赏性。比如人们将年画围着炕头一圈,那就称为“炕围画”,而在窗户外贴的就是“窗旁画”。由于年画的内容包括民间故事、古代传说、历史典故和生活情节,所以也具有较强的欣赏性。
       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潍坊杨家埠年画、河北武强年画,被誉为中国四大木版年画,各具特色,鼎盛一时。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四大产地的年画却日渐式微,濒临消亡。而且它就是在上海消失的。
       时代变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导致中国年画消失的原因。随着社会的改变,灶王爷没有了,祭拜神仙没有了,那些节日风俗也没有了,自然年画也失去了“年”的意义;其次,如今大家家居装修都非常精致,而木版印刷的纸质并不好,以前大家都是用糨糊粘贴的,现在是不可能这么做的。
       当中国年画逐渐消失的时候,其实是我们摈弃了自己的传统,是历史精神的丧失。经常有人会将西方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相提并论,中国有鞭炮、年画,西方则有圣诞树、圣诞老人、圣诞卡。在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时候,西方人更懂得将历史、乡土的情感装入现代精致的镜框中。而我们的文化人、艺术家则没有做好这类转型工作。他们理应主动、积极地给予年画等中国民俗融合于时代的方式。年画的重要意义是要把过年的种种心理、愿望和种种追求外化出来,因为,木版年画已经成为中国一些地区乃至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2006年1月25日《新闻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