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理论理论]人生何处不抽条
作者:张丽钧

《青年文摘(彩版)》 2007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人生何处不抽条
       张丽钧
       有个学生问我:“老师,什么叫‘抽条’?我查过好几本词典,也查出了‘抽条’这个词,但是,词条解释中却不包含我看到那句话中的那个义项。这是怎么回事啊?”我问他是在怎样的一个语言环境中见到这个词的,看看能否结合上下文推断一下它的含义。他说:“那句话说:许多城市供热存在‘抽条’现象。”我说:“好像是供热达不到规定标准,‘抽条’是‘打折扣’的意思吧?这样吧,我上网查一下,然后再告诉你。”
       我在“百度”搜索中键入“抽条”这个词,一下子出现了四万多个检索结果。我仔细阅读那些例句,发现“抽条”大致有三个义项:1,树木抽芽。2,织物抽丝。3,以降低标准之手段达到降低成本之目的。第三个义项是从第二个义项中引申过来的,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一个织物加工的过程,而后者则与织物加工毫无关联,而与“质量问题”关系甚密。
       我把以上的解释告诉那个同学,并对他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会造出许多新词,同时会对旧词赋予新义,“抽条”就属于后者。因为新词或新义产生的速度快于词典更新的速度,词典的编撰者们来不及把它们编进词典,所以你就不可能在词典里查到它的义项。
       这件事就这样了结了。
       但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发现我简直天天都会在心里复习“抽条”这个词,不是我对它情有独钟,实在是因为它在我们生活中存在着相当的广度、深度和密度!
       参加了一个电脑培训班,课程设置摆在那里,培训方却偏偏不照章去做,有些重要的内容索性压根儿就不涉及。我们气愤至极,相约去跟老总理论,要求退回部分学费,但老总以“反正是国家给你们出钱”为由,拒绝退款。
       去购物,遭遇“分量抽条”;去旅游,遭遇“景点抽条”;买件衣服,所钉纽扣均被“抽条”;买份快餐,洗菜环节明显被“抽条”。随之而来的是,我们的生活质量被“抽条”,我们的人生价值被“抽条”,我们的快乐感被“抽条”,我们的美满度被“抽条”……
       我们就是这样被“抽条”层层包围着!
       我们怎能不生发出“人生何处不抽条”的感慨!
       汪中求说:“中国人的智慧并不差,问题是我们非常不严谨,每个人都搞小聪明,每个人都去改规则。如果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岗位负责任,就不需要考虑别人对不对了。如果每个人都死板一些,这个社会就会发展较快。”
       真的,我们怎么就没学会“死板”地做事呢?
       看看那些“死板”做事的人究竟是怎么做的吧——在“麦当劳”,仅仅是一个烤牛肉的工序就有20多页的文字表述,操作者必须严格按照书上所写的去做,决不能“抽条”;在英国“POLO”皮具公司,皮包缝制有一条硬性规定:“一英寸之内必须缝够八针”,决不能“抽条”;在日本,每条河豚的加工去毒需要经过30道工序,决不能“抽条”……
       我不知道第一个巧妙地借用“抽条”这个词的人是谁,我佩服他(她)用这样一种生动的表达说尽了耍着小聪明、小伎俩、小把戏,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丑陋行径。可悲的“抽条”,抽塌了大厦,抽垮了桥梁,抽黄了企业,抽凉了人心。
       让我们一起向“抽条”宣战,让我们共同期待,期待着我们的后人能够说:“抽条”一词,现在已经废止……
       田苗 摘自《求学》200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