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视野]指纹上的秘密
作者:红 尘

《青年文摘(彩版)》 2006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枪击疑案
       星期天上午11点刚过,江苏省常州市一个工商银行里突然发生了枪击命案:经济民警李新掏出枪贴着同事王华的额部开了一枪,紧接着,又把枪举起来,朝自己的太阳穴开了一枪。
       李新为什么要向同伴开枪呢?
       1988年,李新从部队转业到银行当起了经济民警,同年,他认识了同样从部队转业来到银行做经济民警的王华。
       相似的经历让他们成为朋友,他们两个的家庭也时有来往。事情发生的那天上午九点多,王华的妻子还到他们的值班室叫王华和李新中午一起到饭店里去吃饭,李新也很愉快地答应了。
       然而,就在王华的妻子离开后不到一个小时,李新竟然向王华开了枪。谁都提供不出任何可能引起两人发生争执的线索,事前人们也没有发现李新有任何过激的言行。
       仇杀的可能被排除
       使用枪支意外走火也是可能的现象,那么,会不会是李新在擦枪的时候,意外走火把王华打死了,然后又因为恐惧而自杀呢?
       那天早晨,他们俩押运钞票以后,九点多钟回到行里,按照规定,那天要把枪支擦拭一下。王华为了使李新的手上不要再沾油,帮李新擦了枪。
       当时,银行的一个同事也在现场,他亲眼看到王华把枪擦完之后交给李新,然后,他们又都把枪放到了枪套里面。因此,擦枪走火的假设也被否定。
       有人推断,是不是李新服用了某些药品,比方说毒品、安眠镇静药或者是兴奋剂之类的,引起了他思维和意识的改变。
       公安人员直接从李新的心脏中抽取了血液进行毒性分析化验,但排除了常见毒物,说明当时他的神志是清醒的,思维应该是比较连贯的。
       案件的侦破陷入一片迷雾中。
       神秘的指纹
       就在侦查员们一筹莫展时,有人注意到李新的指纹十分异常。
       李新的双手十个手指上面一共有四个弓形纹,两个反箕,四个正箕,这种指纹的组合,是一种高度异常,在理论上这种组合的出现率是百万分之三,实际统计是零,也就是说,在正常人群中间,基本上不会出现这种组合。
       1936年,英国的解剖学家库明斯发现,所有先天愚型的人,他们的指纹都异于正常人。他们都有反箕纹,并且都出现在小指位,如果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指纹应该出现在食指的位置上;另外,他们的掌纹都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通贯手,也有些人把它叫“断掌”;而且,患有这种病的人,手掌上从食指到小指,再到手掌根部画线形成的三角角度都大于60度,而正常人这个角的度数只有40~41度。
       原来,一个人在胚胎期,如果神经类型受损,发育不良的话,就会导致指纹发育不良。因此,通过指纹就可以分析到神经类型发育是不是正常。反过来说,神经类型如果有缺陷,在指纹上一定会有所表现。
       在发现李新指纹异常之后,侦查员们又在接下来的指纹分析中发现了藏在李新指纹中间更重要的秘密。
       正常人的十个手指上指纹纹线加起来总数大约是男性145条,女性127条,而李新十个手指上指纹的纹线相加数量仅有26条。这是一个重要的遗传指标,因为指纹纹线的稀少能够说明人的染色体存在异常。
       事实上,李新是47条染色体综合征的患者,即第23对性染色体,比正常男性的XY多了一条X,所以叫47条染色体患者。这类患者会产生男性睾丸发育不全症,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不育症,并且无法医治。
       真相大白
       有研究发现,性染色体中多一条X染色体的男性,和少一条X染色体的女性,都容易患精神病。
       同时,X染色体异常者中,约有1/4智力发育低于正常水平,由于智力发育较差,对事物认识肤浅,理解力差,社会适应力弱,当遇到人际关系不良等问题时,比别人更易发生精神障碍。
       李新从出生,再到部队,然后当了干部,转业,回地方,这40多年他一直很正常,但是,当他到银行工作以后,遇到了好多不顺心的事情,加上他结婚多年,不能生育子女,令他很苦恼。
       1991年,他领养了一个女孩。但是,就在案发的前一年,他的妻子却遭遇了车祸而丧生。随后,他的父亲和岳父也相继去世。而他领养的女儿也因为一直没有上上户口让他忧心忡忡。生活的重压,让李新感到了无法承受的压力。
       他一个人在不断地进行思考。即使计算机在短时间内如果大量通行信息的话,也会突然之间死机,人的大脑也同样如此,长时间不休息,大量的问题在脑子里面盘旋,大脑也会发热,导致神经错乱。
       由于基因异常,使先天存在着神经系统隐性缺陷的李新,突发暂时性的思维混乱开枪杀人,然后又以自杀的方式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是至今为止对这一事件最有说服力的科学假说,而能给这一假说证明的最重要的证据就是指纹。
       (陈双秀摘自《现代健康人》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