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思想着]符号人物
作者:佚名

《青年文摘(彩版)》 2006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我们只有一个崔健,其他人,恐怕要绑在一起,才能引发一场与他相抗衡的地震;
       我们只有一个姚明,与他相比,其他人只能划入另册……
       他们之所以永远矗立在顶峰,并不在于他们本身,而在于他们所带来的力量……
       1976年
       施光南:祝酒庆解放
       1976年10月,施光南把民众再获解放的心情化成一曲《祝酒歌》,陶醉了亿万中国人民,激励了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入世界性的音乐教材。
       1977年
       陈景润:向科学进军
       1977年10月3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陈景润,论证世界数论难题“歌德巴赫猜想”获得重大成果,被称为“陈氏定理”。陈景润立即成为一代青年的新偶像,知识分子开始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
       1978年
       刘心武:文学受宠的年代
       1978年,小说《班主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者刘心武开创“伤痕文学”的先河,从而一举成名。
       1979年
       邓丽君:解冻的心灵
       成长于20世纪70年代的人,多数都有把录音机捂在被窝里偷听《甜蜜蜜》的经历。在很多人心中,邓丽君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女歌手。她用绵软的歌声,击碎了包裹在人们身上的意识形态的硬垢。
       1980年
       李谷一:那年流行“黄色歌曲”
       1976年,李谷一唱了《乡恋》,成了“黄色”歌女。直到1983年,《乡恋》才再次被演唱,被喻为中国内地流行歌曲的“开山之作”。
       1981年
       郎平:为中华之崛起
       1981年,郎平在日本大阪为中国女排扣下了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大赛的冠军。7场比赛,郎平扣球407次,得79分,扣球命中率近50%,“铁榔头”的别号就此流传。
       1982年
       李连杰:武侠风靡内地
       1982年,李连杰出演影片《少林寺》中的觉远和尚,让观众欣赏到了纯正的中国功夫。
       影片上映后,轰动一时,造就了李连杰……
       1983年
       张海迪:传统的延续
       1983年,《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张海迪的长篇自述《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高位截瘫的张海迪成为一代人的榜样。
       1984年
       王选:科技的力量
       1984年,由北京大学的王选带头的国产照排系统的研发工作受到指责。次年,国产电子排版系统诞生,国外电子公司主动退出中国市场。
       
       1985年
       聂卫平:重整围棋乾坤
       1985年11月20日,首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上,聂卫平胜出。此后,聂卫平又创造了四届中日围棋擂台赛连胜11场的惊人纪录,中国出现围棋热。
       1986年
       崔健:摇滚是一件武器
       1986年,北京工人体育馆,纪念“国际和平年”百名歌星演唱会,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歌手唱出了“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中国第一位摇滚巨星诞生了。
       1987年
       徐良:血染的风采
       1987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坐在轮椅上的对越战争“一等功臣”徐良深情高歌《血染的风采》,红遍大江南北。那时,大学生直接入伍的士兵比较少,徐良是典型。
       1988年
       张艺谋:电影强人登顶
       1988年2月23日,张艺谋导演的影片《红高粱》在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荣获金熊大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获得世界顶级电影节的最高奖项,也是“张艺谋导演”化为品牌的历史性开端。
       1990年
       凯丽:人人都爱刘慧芳
       电视连续剧《渴望》,制造了第一轮本土电视剧集引发的万人空巷,也将第一代中国电视明星推向前台。凯丽成了刘慧芳。她不得不全天候贤惠,哀愁轻锁眉间,虚弱地笑。
       1991年
       三毛:致命的浪漫
       对于许多文学青年来说,再没有比1991年1月4日一个人的轻生更让他们伤心的了。这天,台湾女作家三毛自缢身亡。
       1992年
       余秋雨:甜蜜的苦旅
       自携《文化苦旅》亮相以来,余秋雨高歌猛进,风骚文坛内外。余秋雨的散文显示了中国当代文化走向软化、平面化和轻快化的程度。集体无意识的惯性正在延续。
       1993年
       马家军:闪电与泡沫
       1993年,马家军席卷女子1500米以上项目3枚金牌,在七运会上,又多次打破世界纪录。
       1994年
       金庸:武侠大师登堂入室
       1994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给本科生讲金庸,北京大学授予金庸荣誉法学教授头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将金庸排在第4位,名列鲁迅、沈从文等人之后;三联书店隆重推出《金庸作品集》。
       1995年
       王海:从此开始打假
       1995年,王海为12副“耳机”在北京街头“讨说法”。
       这“区区小事”的意义是:“1994年才出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因为有了这个事,使它得到了关注。”
       1996年
       周星驰:搞笑颠覆庄严
       周星驰将最难以启齿的、最庄严的、最不可侵犯的事以最轻松家常的方式表现出来,有悲剧色彩,却从不放弃梦想。他的电影,宣泄化解了年轻人的逆反激情。
       1997年
       王小波:殒灭之日大放光彩
       作家王小波,生前鲜为人知,死后声名远播。自1997年4月11日去世后,评论、纪念文章大量涌现,出现了“王小波热”。
       1998年
       张朝阳:冲浪互联网
       1998年,张朝阳开发出中国第一个中文搜索引擎—搜狐,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计算机数字化领域50大风云人物之一。搜狐网在中国已取得了门户网站的强势地位。
       1999年
       李金华:掀起审计风暴
       1999年,一份审计报告,公开了国务院43个部门挤占挪用财政资金31.24亿元的违规行为,并点名道姓直接披露。这是李金华就任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后掀动的第一场审计风暴。
       2000年
       王石:企业家成为新世纪宠儿
       随着入选央视为纪念改革开放20年所拍摄的人物传记片《20年20人》和 2000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王石成为公众人物,拥有了众多“粉丝”。
       21世纪,企业家成为最为闪亮的星群。
       
       2002年
       姚明:中国巨人闯入NBA
       2002年,当姚明出现在火箭之城时,只有中国媒体辛勤地记录他的第一次上场、第一次投篮、第一次得分、第一次盖帽和第一次犯规。直到今天,他使整个世界沸腾。
       2004年
       郎咸平:质疑国企改革
       2004年,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指责格林柯尔掌门人顾雏军在国企改制中席卷国家财富。引发了一场令人生畏的大辩论。
       2005年
       李宇春:一夜成名
       2005年5月18日,成都熊猫商城,四川音乐学院大三学生李宇春报名参加“超级女声”。
       3个月之后她成为总冠军。夺冠两天后她降落北京机场,有400多名歌迷和近百家媒体的追逐。
       (裘芳摘自《南方人物周刊》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