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品味]逝去了的美
作者:柳延延

《中外书摘》 2007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今天我们常常可以从媒体上读到、听到科学家们对爱情的科学研究之成果的报道,他们把心灵称为人的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脑电图技术加以研究。随着人类基因图谱的绘制完成,随着将人的一切心灵特征(抽象和逻辑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情感、欲望能力等)在人类基因图谱中的定位,甚至连我们最个人化的情感、个性、品质,据说也被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了。让我们看看科学家对爱情的言说:爱是牢固建立在生物进化、生物学和化学基础上的。坠入爱河者如痴如醉的表现和滑稽可笑的举止事实上是自然力主宰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自然力则是人类几千年来得以生存、繁衍、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力量。我们的科学家已找到人体内的“爱情密码”,它决定了我们人对伴侣的选择。并且这个密码通过遗传基因代代相传,因此少女们不必挖空心思猜想自己的“白马王子”是什么样子。只需翻出家族的相册,欣赏一下曾祖父年轻时的尊容,也许答案就在眼前了。
       更有甚者,在神经病理学家看来,爱情根本就是一种病症,陷于爱情的人精神进入了一种幻觉状态,把一个男人当成“白马王子”,或把一个女子当成“林妹妹”。对这种幻觉,科学家也自有解释。他们指出,一见钟情不是秘密:男人和女人各自把所梦想的对象的情况储存在自己的大脑中,就像把数据存放在软盘上一样。年龄越大,脑子里的这个图像就越具体,也就越不容易相匹配。在第一次目光接触时,眼睛就把捕捉到的有关对方身高、体形、眼神、头发的颜色、发型、风度以及服饰等最初的信息,以时速432公里的速度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特征信息与所储存的理想条件越是吻合,大脑发出的信号就越是强烈,人体内的化学工厂便会开足马力,科学家称这为“坠入爱河”。在爱河之中,大脑就会分泌一种能够让人产生欣喜感的物质天然苯丙胺。一系列情感激素被释放出来,这就是爱情!科学家甚至还统计出,这种分泌物只能保持2~4年,因此,爱的激情可持续2~4年(这一点在当今的离婚统计中是确凿无误的),长久的婚姻并不是这种激情所维系的。对此,数学家也不甘寂寞,他们给出了最佳婚配的年龄计算公式,科学对爱情的这种解读最终导致今天的人将曾被视为神圣的、美妙的、神秘的爱——想想曹雪芹、莎士比亚、拜伦、普希金、屠格涅夫对爱情的描写——描绘成“老鼠爱大米”,我们人彻头彻尾地被物质化了,唯物主义的哲学不动声色地获得全面胜利,尽管它一直遭到人文学者的龃龉。
       今天的哲学家可能会说,这是浅薄的还原论,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可是,我们不能回避科学的祛魅作用。科学理性、求真意志——提供事实性知识——让我们现代人窥视到人在意义问题上的两难处境:一方面,看清了生命本无意义,甚至看穿了一切意义寻求的自欺性质;另一方面,又不能真正安于意义的缺失。这种两难处境就深刻地反映在现代艺术作品中。按传统看法,性与浪漫有不解之缘。人们在文学作品、绘画中把性美化、浪漫化、神圣化,而科学使性从浪漫激情的迷雾中走出来,还原成了每个人平常和基本的生活现实。这里的确发生着看待性的眼光的重大变化,而如果杜绝了对性的抒情眼光,影响必是深远的,那差不多是消解了一切浪漫主义的原动力。抒情化是一种赋予意义的倾向,如果彻底消解了抒情化,性以及人的全部生命行为便只成了生物行为,暴露了其可怕的无意义性。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性曾因爱情获得意义,现代人普遍不相信爱情,在此情形下怎样肯定性,这的确是现代人所面临的一个难题。现代人在性的问题上的尴尬处境乃是其现代存在的一个缩影。
       美正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诗人荷尔德林感叹道:
       “要是有谁看到你们的诗人,看到你们的艺术家以及所有那些还在尊重神灵、喜爱和保育美好事物的人,就会伤心。这些好人们啊!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像是异乡人……”
       里尔克将诗人的工作阐释为“我赞美”,他哀咏道:
       “既未认清痛苦/也没学会爱/那在死中携我们而去的东西/其帷幕还未被揭开。”
       是啊!对于我们大多数现代读者来说,还有人能读出诗人的心声吗?
       我们能在没有美的世界中生活吗?我的回答是不能。今天人们的幸福感这么低,在我看来与此有关。我们能够从科学强大的支配力量下拯救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