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测试]十万个是什么
作者:陈 漠

《青年文摘(彩版)》 2006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世界上最伟大的提问者是苏格拉底,他问:“我是谁?”然后,2000多年来许多哲学家因此对自己选择了这个职业感到无比后悔。
       同样,世界上最伟大的提问程序是“20问”。只要你心里想着一个东西,然后程序将向你提问,你只需回答是与否,在20个问之内,程序基本可以推断出你心里想的是什么。
       当然,这是一个靠逻辑来划定范围、缩小范围的游戏。有趣的是程序提出这些问题的初衷,有时候你觉得它简直东拉西扯、完全连边都没有沾到,但突然它就报出你心中的答案:“我猜是××,对吗?”
       一个朋友心里想着电池,程序提问:“它可以放置在你的头上吗?”一位朋友想着一个人,程序问道:“你可以坐在它的上面吗?”有人想着眼泪,程序问:“它是澳大利亚出产的吗?”另一位朋友是麻辣田鸡的忠实拥趸,若干问题之后,程序突然问道:“它会在夜里醒来吗?”大家面面相觑良久,点下“不了解”按钮。于是,程序洋洋得意地说:“我猜是青蛙。”
       这就有点神秘主义的倾向了。
       有人心里想着饼干,没被程序猜中,自信心极大满足。我很好奇饼干到底有多难,于是也暗暗想着饼干,回答若干问题之后,程序提问:“你想变成它吗?”
       有那么几秒钟,我犹豫了。我的人生和饼干很相似吗?难道我内心深处真的有着对饼干人生的某种向往,即使一生都会和一盒三围完全一样的母饼干在一起?
       站在程序的角度上考虑,我又很想知道,可以让人向往变成的那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或者,我为什么要想变成一个东西呢?这对它的分析有帮助吗?如果有个人真的想变成一块饼干,它就可以缩小猜测范围了吗?
       就如同一休的经典段落“提问,回答”一样,现在,我们要请出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回答者,另一个小游戏—“分析你的成分”,它绝对适合回答苏格拉底的终极问题。
       苏格拉底:“我是谁?”
       程序:“爱与菊花:32.60%;爱:30.20%;谜:18.25%;音速因子:16.94%;成瘾症:1.14%;沙林毒气:0.69%;银河新世纪追讨团:0.15%。”
       苏格拉底:“……”
       就是这样。随便敲入一个名字,它会告诉你这个人的成分。
       比如,我的一位朋友被界定为:“独孤求败:54.95%;扫把星:43.06%;一氧化二氢:1.40%;变态:0.27%;月亮:0.22%;腐烂的花:0.10%”,他因此高高兴兴地在MSN上公示了若干天。
       显然,和哲学系逻辑学本科毕业的“20问”比起来,“分析你的成分”走的是诗性化路线。天知道,它那些奇怪的成分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但重要的是,你把所有知道的名字都敲进去分析了一遍,从中收获了不少神神道道的心理愉悦,觉得很酷,然后不小心又消耗了一个晚上。
       这些小游戏和我们小时候喜欢看的《十万个为什么》相比,堪称十万个是什么。如果你坚持认为青蛙是爬行动物,“20问”也帮不了你;如果你坚持不认同你有0.27%的变态,你也不会从中得到乐趣。
       (吴辽摘自2006年5月15日《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