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理论理论]老猫钓鱼
作者:吕 药

《青年文摘(彩版)》 2006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你知道PPT吗?了解了解吧。
       我身边有一只小猫(小学低年级学生),一只老猫(大学文科教授),在教育现代化的春潮中,他们欢快地品尝着各种新生鱼类。然而,最近,由于一个叫PPT的小东西在校园横行,“小猫”成了受益者,“老猫”成了受害者,表情很不一致。
       PPT不是GDP,不是DDT,也不是敌敌畏的英文代号,其学名为Microsoft power point。这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一般情况下,它低调地潜伏在电脑“程序”栏里,跟一堆名称相似面目模糊的非日常程序厮混在冷宫中,你可能一辈子都不会临幸之,但一旦有紧急情况,你循着高人(通常为企业人力资源经理,或利用周末在清华进修项目管理的好学之士)指示的方位,紧急叩见它时,往往为时已晚。它以装聋作哑来报复之前受到的冷遇,而你此时才发现,一夜之间,你的情商指数、民意测评成绩、年终奖、晋升机会等,都跟它血脉相连,“下半辈子全靠它了”。
       所谓紧急情况,不是指靠点击它来发射地对空导弹,或—在企业培训中,叫“宣讲”;在大学教学中,叫“演示文稿”;听说部分小学老师还喊“放幻灯喽”,这是很低幼的。多媒体时代的教坛新贵PPT,跟默片时代的“幻灯”不可同日而语。如果用幻灯来演示《小猫钓鱼》,孩子们在幕布上只能看到呆滞的死猫和死鱼,而在PPT的魔幻世界,孩子们将看到:首先,银幕上出现“小猫钓”三个字,接着,伴随着泼剌剌一阵水声,一条长得像《海底总动员》主角尼莫的小丑鱼从涟漪里钻出来,蹦了三蹦,跳到“小”与“猫”字中间,说时迟那时快,“猫”从左边的反犬旁伸出一腿,一脚把“鱼”踢到队尾的“钓”字后面,此时,伴随着“小猫钓鱼”四个大字。如果小朋友打瞌睡了,老师无须尴尬,只须点击一下音频,选“掌声”,雷鸣般的掌声会把孩子们吓哭;选“笑”,教室里就会回荡着庸俗肥皂剧的傻笑声,在墙外偷听的校长会满意地离去。
       虽然给孩子们喂一篇《小猫钓鱼》在印刷时代只用一节课,而在PPT时代要花两节半课才能一勺勺勉强喂完。但有了PPT的神奇魔法,“小猫”再也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每天欢欢喜喜上学。在书房里备课的文科教授“老猫”则愁眉苦脸,忙着把万言讲稿碎尸,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喂进PPT的一级级小格格里,重点情节力争设计成馒头血案的效果。要知道,教改的民主化进程如同村民直选,已进入最后关头:课程结束后,染着绿发的学生们要在一张复杂的表格里为教授打钩钩,分值最大的是“善用多媒体教学寓教于乐”。也就是说,无论阁下的教研领域是六朝骈文、量子物理学还是分子生物学,为了以最亲民的方式寓教于乐,都要首先做一个化身博士—化身微软公司的程序员、闪客、PS高手。
       如果这门课程叫“蛋白质和核酸结构功能研究”,最好的方式是:将“蛋白质”和“核酸”拟人化为两个悲情牛仔,将结构图制成断背山形。你将毫无争议地拿到最佳导演奖,成为生物学院院长的强有力候选人。PPT很民主,有几十种代表中西文化精华的模板可供选择。为了让授课内容与模板背景之间形成“断背”的张力,量子物理专家可选国防题材的“铜墙铁壁”,分子生物学家的绝配是“西厢记”。至于微观经济学家们,只需用PPT将柱状图投影放大,在周末进修的公务员们眼里,就成了宏观经济学。
       消费时代的先知让·鲍德里亚尔曾预言说,消费社会符号生产的最大阴谋,就是物的纯功能无须更新,比如汽车的发动机装置几乎一百年不动摇,大量繁衍的只是附加功能,比如汽车音响、彩色皮椅、喷香雾的便携式马桶。那些物的“非结构性因素”无休止繁殖,催生了物的功能错乱,进而引发了人的消费癫狂症。鲍先知没有猜中的是,PPT的功德,恰恰在于通过癫狂的“附加功能”,化腐朽为神奇。《小猫钓鱼》的中心思想代代相传,孩子们正要失去耐心,PPT及时赶到,给小猫递上发光的电子鱼竿。孩子们又回心转意了。
       向食欲旺盛但又患有多动症的弱小动物,以最奶妈的方式灌输糊状信息或思想杂碎—用与PPT共生的最新大众传播术语来说,叫“宣讲”。虽然这个词类似工宣队时代和传销时代杂交的怪胎,偏离了民主精神,但对待新奇事物,我们应该像老猫一样,有研制新鱼饵的耐心。无论是小猫还是老猫,是古汉语教授、量子物理学家、婚礼主持人、电动牙刷推销员还是参加财富论坛的领袖,如果您缺乏耐心,不去研发最诱人的PPT放映模式,观众们很快就要失去耐心,像张开嘴巴却半天等不到鱼饵的鱼儿一样,纷纷游回大海,只剩下您捋着猫须,顾影自怜。
       (水云间摘自2006年4月13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