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思想着]我等了你5年等2篇
作者:舒圣祥 林 夕

《青年文摘(彩版)》 2006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我等了你5年
       文/舒圣祥
       文尔内是一条普通的俄罗斯军犬。“文尔内”的俄文意思是“忠诚”。它有一个伙伴,叫斯达罗,是一名普通的苏联红军战士。
       他们在二战中相遇,并且接受组织的安排被分配到一起。在经年累月的战斗生活中,他们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但战争总是残酷的,这个魔鬼最大的乐趣就是乐此不疲地毁坏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生命、生产、生活、亲情、爱情、友情,所有的一切都未能幸免。在战争的熊熊烈火中,曾经完美的这一对战斗组合,也终于必须面对生离死别的一天。
       ——德军的子弹击中了战士的胸膛,斯达罗最后看了一眼身旁的伙伴,不情愿地倒下了。
       文尔内咆哮着,向那个开枪的德国士兵猛扑过去,一口咬下了那人的3根手指。或许是被文尔内的气势吓倒,德国人带着断指的剧痛逃走了。
       文尔内对着落荒而逃的德国人狂吠了一阵,然后,叼起血淋淋的3根手指,轻轻地放在斯达罗的胸前。它伏卧在斯达罗的身旁,伸出温润的舌头,在斯达罗被枪击的伤口处,不停地舔着……
       生命是脆弱的,斯达罗死去了。
       文尔内被斯达罗的战友带回了军营。
       经过近4年的浴血奋战,一个又一个的斯达罗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胜利。希特勒自杀了。苏联红军攻入了柏林,将红旗插上了国会大厦顶端。和平终于到来了。
       5年后的一天,文尔内正和斯达罗的战友一起,走在柏林的大街上。突然,文尔内停了下来,两只眼睛发出愤怒的火光,冲着刚刚擦身而过的一个德国人叫了起来。
       几乎是在一瞬间,文尔内朝那个德国人猛扑了过去,用最凶猛的动作完成了最致命的撕咬。仅仅不到5分钟,那个德国人就被咬死了,已经变得老朽的文尔内也因为愤怒过度引发脑溢血,随即死亡。
       当一切平息下来之后,人们发现,那个德国人的右手上少了3根手指。事后经多方考证,他正是当年枪杀斯达罗的德国士兵。
       今年,正值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人们在缅怀和纪念那些在战争中走来或离去的英雄们时,文尔内,这条忠诚的军犬,也获得了人们的尊重和追思。在柏林东郊,人们为文尔内造了一座墓,墓碑上写着“烈犬文尔内之墓”。每年,都有许多人到这里悼念它、怀念它。
       (陈访月摘自2005年5月27日《大众时报》)
       父 亲
       文/林 夕
       星期三下午,学校老师照例要开会、学习,学生们上了两节课就放学了。
       他和班上的两位同学欢蹦着走出校门,没有回家,而是去了离家不远的森林公园。他们一直玩到天黑,还感觉有些意犹未尽。
       “嘿,想不想吸支烟?”回家的路上,他突发奇想。
       “好哇。”两位好友齐声赞成。
       3个人停下来,把衣兜里的钱全都掏了出来,去买了1包“阿诗玛”。
       他们拿了香烟,跑到路边拐角处。他把烟盒撕开,给两位同学1人1支,自己也拿起1支,叼到嘴上。这才发现,刚才忘了买火。
       他冲伙伴们耸耸肩,然后把视线投向路边,张望着。
       正是日暮时分,路上不时有行人匆匆走过。他想上前借火,又觉得有些唐突。正在这时,他发现,在路的那一端,有一个小亮点,在夜幕中闪着微弱的光,向他这里慢慢移动。他不禁心中一喜,仿佛已经嗅到了诱人的香烟味。
       那个小亮点终于走近。他走上前去,说:“哥们儿,借个火!”
       那个人停下来,把手中燃着的烟递给他,他接过来,把自己的烟点着,美美地吸了一口,抬起头,把烟还给这位行人。这时候,他才看清那人的脸。
       那个人缓缓地伸出手,接过他手中的烟,凝视了他一会儿,又把视线转向他旁边的两位同伴。然后,那人拍了一下他的肩膀,郑重其事地说:“哥们儿,吸完这支烟,就回家去吧!”
       他说不出话来。
       旁边的好友有些不解地问:“为什么?”
       “因为,”那个人看着他一字一顿地说,“你的父亲在家等你!”说完,转身走了。
       那个人的背影已经消失在夜色中,他还直愣愣地站在那里。两位同伴用手碰了碰他的胳膊,问:“你怎么了?”
       他转过身来,看了看两位同伴,把手中的烟扔到地上,用脚狠狠地踩灭。
       “把烟捻灭回家去!”他语气十分坚决。
       两位同伴看着他,又看看手中冒着缕缕香气的烟,不约而同地说:“为什么?”
       “因为,我的父亲在家等我。”
       “你怎么知道?”
       他看着两位同伴,低下头来,声音有些哽咽:“刚才那个借火给我们的人,是我的父亲,他是出来找我的!”
       (任风摘自《慧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