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审美]关于媚俗
作者:张远山

《青年文摘(彩版)》 2006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俄国作家高尔基,有个弟弟高尔础,他害怕革命,十月革命后流亡到中国,做了白俄。在上海的租界里,有一个革命作家,他的笔名叫高尔雅。高尔础与高尔雅互相并不认识。
       俄国人高尔础认为,自己是个高雅的人,是社会的基础,文化的栋梁,他要批判所有的媚俗者。
       中国人高尔雅认为,自己是个真正高雅的人,是社会的真正基础,文化的真正栋梁。而所有批判媚俗的人也是媚俗者,他要批判所有的批判媚俗者。
       江南的梅雨季节,高尔础和高尔雅都带着伞出了门,都走在霞飞路上。高尔础认定正在下雨,所以他打着伞。高尔雅却认定没有下雨,所以他不打伞。
       高尔础和高尔雅越走越近,打伞的高尔础发现高尔雅没打伞,感到自己非常落伍。没打伞的高尔雅发现高尔础打着伞,暗暗羞愧自己老土。
       两人佯装镇定地用眼角的余光悄悄打量对方,擦肩而过。奇迹立刻发生了——打着伞的高尔础,收起了伞。没打伞的高尔雅,打起了伞。
       媚俗就这样产生了。
       媚俗与打伞无关,也与不打伞无关。媚俗就是媚俗。
       (张菲菲摘自2001年11月4日《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