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智]广告也感动
作者:刘书宏

《青年文摘(彩版)》 2006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让你热泪盈眶的故事
       一个北方小县城。
       勤奋好学的兄弟俩家境艰难,父亲去世,母亲瘫痪卧床,母子三人在贫寒中相依为命。
       兄弟二人在一个夏天同时收到了高考录取通知书,由于家境贫寒,没有收入来源同时供两个人上大学,哥哥独自做出了决定,悄悄烧毁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并且在深夜悄悄安慰垂泪的母亲。
       哥哥给弟弟收拾好了远行求学的行李。
       临行前,哥哥去街边的小卖部打了一瓶廉价的散装白酒。兄弟二人在昏暗的小屋里对坐。墙上挂着父亲的遗像。
       哥哥倒上酒端起来说:“好好读书,莫给爸妈丢脸,家里的事情你放心,有哥呢。”
       弟弟泪流满面,推翻了酒杯,然后不能自已地起身要拆散装好的行李。哥哥奋力制止了他。母亲躺在床上默默落泪。
       被哥哥制服的弟弟给自己倒上酒,一饮而尽。
       天亮,兄弟俩在家门口相拥,哥哥倚门看着弟弟背着行李远去。
       哥哥辛苦打工,拉煤,搬砖,扛沙包,照顾母亲,去邮局给弟弟汇款。认真填写地址、姓名。弟弟在远方刻苦读书,在教室,在图书馆,在计算机前,在操场。去公司应聘,出差,工作,应酬,开会。事业逐渐有成。
       多年后,意气风发的弟弟开车回家,探望已经明显苍老的哥哥。兄弟俩在门前激动地相拥。
       多年前兄弟俩对饮的那间小屋里 ,还是那张桌子,还是那个光线,只是父亲的遗像旁多了母亲的遗像。
       弟弟从包里取出一瓶酒。
       出字幕标志及画外音:某某老窖,兄弟情深。
       点评:故事有生活,合情合理,感人至深,将中国文化中的孝悌的内涵发挥到极致,令人唏嘘不已。
       沟通的故事
       20世纪40年代,一对青年恋人在战乱中走散。女青年拎着行李在火车站的汽笛声中翘首期盼,焦急地等待男青年。而男青年在街头被士兵盘查,男青年掏出怀表边看边着急地向远处张望,他向士兵作揖,恳求放行。而士兵则不紧不慢地盘查着男青年的行李。
       男青年情急之下,企图伺机冲过士兵的盘查,被几个士兵一拥而上,拖进了岗哨。
       女青年在列车员的催促下和人群的拥挤中身不由己向火车上挪动。忽然,女青年逆着人流,奋力挤到车站的墙边留言板前,从包里掏出一个笔记本,撕下一张纸,匆忙在纸上写着什么。然后,她把写好的纸条贴在留言板上。
       火车带着女青年开走了,远去。
       脱身的男青年风风火火地赶到车站,火车已不见踪影,在留言板前,男青年看到了那个纸条。纸条上写着:给我写信,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落款,梅。
       多年后,一封又一封的“地址不详”、“查无此人”的退信。
       2000年,现代化火车站的候车大厅里,一个老翁在他人的搀扶下出现了,一扭头,看见了留言板上有一个纸条。
       上面依然是那个熟悉的笔迹,写着:“1300*******,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梅。”
       老人缓缓取下留言板上的纸条,亲吻后,哆嗦着把纸条揣进怀里。
       两个老人互相用手机通话。
       出标志、字幕、产品图案:某某手机,沟通时空。
       点评:很多人都抱怨中国大陆的广告没有故事性,要么只有干巴巴的产品展示,要么就是单调地重复,一连几遍,非塞进你脑袋里不可,要么就是找个熟脸的名人吸引大众眼球……没有故事是因为想法少,预算少,再加上商家的意识大多还沉浸在产品上,而没有建立在产品之外的文化上、社会责任上。读了这则广告,大家就应该欣慰了。它给了我们感动。
       (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