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智]衣服的本质
作者:列 那

《青年文摘(彩版)》 2006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总结出一条民间定律:越是囊中羞涩,越要血拼占有顶级品牌。
       一个朋友年薪3万时,穿的都是Christian Dior、Pierre Balmain、Gucci之类的一线品牌,最寒酸的也是Benetton。现在她住上了花园洋房,开上了本田车,却从超市买20块钱的T恤穿,不过谁也不信她的T恤只有20块钱。冬天她戴了条Burberry格子围巾,被同事们争相把玩。其实朋友在挤公共汽车的年代也天天戴那条围巾,直到开上本田,才被周围的人关注并被公认为真的是Burberry。
       这充分说明了衣着是一种势利的表达。
       曾陪一老兄买衣服,他看上了一件BOSS上装,穿上后很漂亮,但最后还是退而求其次买了件Lanvin。老兄很有头脑,他说自己若穿了BOSS上班,他上司就没退路了。
       张爱玲的《更衣记》有两处耐人寻味。一处写道,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另一处说,多数女人在选择丈夫时远不及选择帽子一般的聚精会神,慎重考虑。再没有心肝的女子说起她“去年那件织锦缎夹袍”的时候,也是一往情深的。
       由此可见,连衣服都不放在眼里的女人才算彻头彻尾的清高。
       我高中语文老师无论春夏秋冬都是穿一件靛蓝上衣,靛蓝上衣与她就像由孔乙己联想到茴香豆。老师长得像年轻时的秦怡,手上戴着一块经典的瑞士手表,除了讲课很少说话,像个解不开的谜。还结识过一奇女子,搞雕塑的,从不逛商场,并对孜孜不倦逛商场的女人嗤之以鼻。我见过她穿的内衣,是清朝宫廷女人穿的那种真丝手绣小肚兜儿,看上去的确比商场里的迪那芬有内涵。
       凭经验,在一些放松的场合比如公园、餐馆、酒吧、超市,若穿身拘谨的西装,会作出这样的判断:此人混得不好,连穿西装的机会都没有。
       某晚同学们在川菜馆儿聚齐,为不远万里来的老班长接风。同学们一律短打扮,唯老班长一身质地不明、熨烫工整的西服,这激起了同学们的万般同情。席间,女同学争先恐后为他老人家夹菜添汤,男同学则鱼贯敬酒,祝酒词的最后一句均是:“大哥,别不好意思,有什么困难就说话。”饭后,有轮子的都抢着送班长回住地,最后把立功的机会让给了最体面的尼桑。第二天尼桑愤青似的给每位打了电话。据尼桑报告,老班长下榻的酒店是希尔顿,就是惠特尼·休斯顿千挑万选后的那个希尔顿。
       还一件事更能体现衣服的本质。
       《十面埋伏》的首映式典礼上,刘德华黑西装配白球鞋,看上面演的是《无间道》,瞧下面演的是《大块头有大智慧》,这搭配体现在刘德华身上叫做先锋时尚,可要是招呼在我男朋友身上,那就是民工甲或民工乙。
       (金风莆摘自2004年8月16日《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