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思想着]人一上网就厚颜无耻
作者:莫 言

《青年文摘(彩版)》 2006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这个年代里,多一本书或是少一本书,就像菜市上多一棵白菜还是少一棵白菜一样,甚至还不如。
       小说是虚构的作品,开宗明义就告诉读者:这是编的。散文、随笔是虚伪的作品,开宗明义告诉读者:这是我的亲身经历!这是真实的历史!这是真实的感情!其实也是编的。
       一个在海外混得很惨的人,可以大写自己在美国的辉煌经历,可以写自家的游泳池和后花园,可以写自己被克林顿请到白宫里去喝葡萄酒,希拉里还送给你一件花边内衣。
       一个连邓小平骑哪匹骡子都没见过的人,在邓小平死去之后,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写回忆文章,回忆在大别山的一条河沟里,自己与敬爱的邓政委在一起洗澡的情景。你可以写邓小平背上长了七颗痦子,而且恰好排列成了北斗七星的形状。
       一个自己的爹明明只是一个团副的人,在散文、随笔里,就可以把自己的爹不断地提升,一直提升到兵团副司令的高位。吹吧,反正不会有人去查你爹的档案。
       一个在成为作家之前明明只是个劣等护士的人,在成了作家之后,在散文随笔里,就先把自己提拔成护士长,然后提拔成主治医生,最近已经把自己提拔成了给叶利钦总统做过心脏造桥手术的主刀大夫了。下一篇散文就可以写写你给毛泽东主席做白内障手术的事了。你想让读者知道,你当作家是在客串,是很不情愿的,你的最大的才能是表现在医学方面。
       受你的启发,我准备写一篇回忆文章,回忆我少年时参加全地球锄地比赛的情景。那是1960年,我5岁,比赛的地点在北大荒,评委有王震将军,有朝鲜的金日成首相,还有越南的胡志明伯伯。比赛开始前,胡伯伯摸着俺的头说:好孩子,好好锄,得了冠军奖给你一个大豆包!
       一个明明连《三国志》都读不通的人,照样可以引经据典地写出“学术性”的历史文化散文,资料不够,大胆编造就是,越是没影的事儿越是安全。
       你说苏东坡中过状元那是不行的,但你说苏东坡在海南岛嫖娼谁也挑不出你的毛病。你说托尔斯泰来过你山东的老家是不行的,但如果你说,你的爷爷曾经到过俄罗斯,在一个小酒馆里跟托爷爷碰过酒盅子那是可以的。你点名道姓地说一个上海的著名评论家把你誉为比鲁迅还要深刻、比徐志摩还要浪漫、比钱钟书还要博学的伟大文学家那是不行的,但是你说毛里求斯的一个著名的评论家这样评价你是可以的。前几年有人还批评人家三毛,说她的那些关于大沙漠的散文是胡编的。
       我觉得这些人真是迂腐,谁告诉你散文、随笔都是真的?你回头看看几十年来咱们那些著名的散文、随笔,有几篇是真的?大家伙儿都心照不宣地胡编了几十年了,为什么不许人家三毛胡编?
       咱家也坦率地承认,咱家那些散文、随笔基本上也是编的。咱家从来没去过什么俄罗斯,但咱家硬写了两篇长达万言的俄罗斯散记,咱家写俄罗斯草原,写俄罗斯边城,写俄罗斯少女,写俄罗斯奶牛,写俄罗斯电影院里放映中国的《地道战》。
       咱家的经验是,越是没影的事,越是容易写得绘声绘色。写时你千万别心虚,你要想到,越是那些所谓的散文、随笔大家的作品,越是他娘的胡扯大胆,天下的巧事儿怎么可能都让他碰到了呢?
       如果你经常地翻翻那本十分畅销的《读者》,你就会明白,那些感人至深的写“亲身经历”的文章,其实是一种流行的克隆文。还有那些“访谈录”、“自传”、“传记”、“日记”,我劝大家都把它们当成三流小说来读,谁如果拿它们当了真,谁就上了作者的当。
       这些都是我短暂地上网之后得出的体会,另外,我还体会到,人一上网,马上就变得厚颜无耻,马上就变得胆大包天。我之所以答应在千龙新闻网上开专栏,就是要借助网络厚颜无耻地吹捧自己,就是要借助网络胆大包天地批评别人。当然我也知道,下了网后,这些吹捧和批评就会像屁一样消散。
       (程羽摘自《写给父亲的信》,
       春风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