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智]谎言和真相
作者:罗伯·伊丝特威

《青年文摘(彩版)》 2005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政客的笑话层出不穷,然而他们有一种素质却是普通人望尘莫及的,那就是:尽管手下的人交上来的全都是虚假报表,但他们依然可以做出近似合理的判断。
       关于这个问题,数学家可以告诉你答案,并且这也是理工科出身的政治家更多的原因。
       在多数调查中,回答者没有说谎的理由,如果有人被问:上星期是否买过一罐烤豆,他们的回答一般都是诚实的。然而在其他场合,比如你问起他们的收入、性活动或近年来的政治倾向,你就必须要考虑他们是不是在说谎。
       人说谎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更多的情况,他们不是要欺骗别人,而是要保护自己。比如汤姆发现自己上星期看了35小时的电视,他可能不想承认自己的生活如此无聊,所以就在21~30的方框里打了个钩。
       其中一个有趣的例子是性习惯调查,有个问题是问他们和多少个异性有过性关系。男性的平均回答是3.7,女性的平均回答是1.9。按理说,如果某个男人和某个女人有性关系,那就是说这个女人和这个男人有性关系,所以这两个数值应该非常接近,但现在竟有3.7-1.9=1.8个女性凭空消失了。因此社会学家们得出一个结论:男性倾向于夸大他们的性活动,而女性则宁可把这个数字减少一点。
       那么对付这类棘手的问题,统计学家就要做一点手段了。
       比如在越战期间,美国官方需要知道有多少士兵吸毒,可是没有一个有理智的士兵会承认自己吸毒,因为这是违法的。那么研究者如何获得真相呢?
       他们采用了这样一种技术:调研者手中有一个口袋,口袋中有三张卡片(如图),他向士兵出示这个口袋,并把这三张卡片给士兵看。然后要士兵把手伸入口袋内,随意取出一张卡片,不必给研究者看,只要在答题页上答“是”或“否”就可以了。这样一来,士兵答“是”的时候,研究者不能判断他是基于什么问题回答的,所以士兵不可能被处罚,这就意味着他们应该比较倾向于做出诚实回答。
       假定研究者采访了1200名士兵,结果有560人对卡片上的问题说“是”,那么在1200人中,平均每张卡片有400人抽过,这意味着在560个回答“是”的答案中,有400个人回答的是三角形问题,160人回答的是毒品问题。因此大致的估计是400名士兵中有160人吸毒,即40%。
       当然,抽样要采取一种公平的原则,但有时偏差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护士时常为病人号脉20秒钟,然后推算出病人一分钟的脉搏。但很可能这20秒钟所代表的并不是病人的常规状态,比如一个有吸引力的女护士握住一个男青年手腕时,脉搏就经常失常——虽然这听起来很像笑话,但它确实是一些医疗事故发生的原因。
       接下来,我们探讨的不是怎样统计信息,而是如何利用信息。
       假如,广告告诉你:“在最近的一次调查中,有80%的猫主人说他的猫喜欢3A牌猫饼干!”而你通过再调查,发现该公司只调查了10个人。于是你推断:这只能说明商品好,否则就是商家的运气爆棚了。接着你买回了3A牌猫饼干,但你家的猫非但不喜欢吃它,反而把它摔在你的脸上。你又问了几个朋友,他们的猫也不喜欢。你终于愤怒了,决心揭露商家在统计结果上玩的诡计,并把他们告上法庭……
       那么,如果你是商家,你要如何做才能得出欢迎率达80%的调查结果呢?
       (冯宇摘自《三车同到之谜——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