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热读]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作者:茅于轼

《青年文摘(绿版)》 2008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遵守公共秩序,开始关心社区公益,践行环境保护,热心慈善事业,人与人之间广泛表现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真诚态度等等,都是市场经济时代道德精神的表现。新闻记者为了报道事实深入现场,医护人员忠于职守不惜以身殉职,类似的高尚精神是市场经济的支撑点。人心的向善愿望,是一股无形的、巨大的力量,是一种潜在的道德资源。但是我认为,“先人后己”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要求不可能真正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按照我们以前所倡导的道德观念,认为追求个人利益是不道德的,认为“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的情况下,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如果存在一种“集体主义”对一切人都不利,或者只对一两个人有利,这种集体主义还有什么道德价值?当“先人后己”的原则应用于他自己时,他应该后于别人考虑自己的利害得失;可是当同一个原则应用于别人时,他也成了“别人”,他的利益又应该先得到考虑。这就陷入了矛盾。
       (周作福摘自《做人与处世》
       2008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