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成长]陈燮霞:光荣的荆棘路
作者:阿 东

《青年文摘(绿版)》 2008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北京奥运会中国首金让陈燮霞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然而,这位南国女孩一举成名后,依然保持一颗平常心,依然像往常一样微笑着面对身边的每一个人。
       圆圆的脸,憨憨的笑,眼前的陈燮霞更像是一个邻家女孩。无论是比赛前,还是夺金后,她一直都没有谈压力。可是,从入选奥运阵容那一天起,其实她和整个女举队就已经背上了巨大的压力。这压力来自夺金的重任,也来自对手的神秘,同样还来自4年前的“意外丢金”事件。
       分析各国选手近两年的大赛成绩,陈燮霞的实力绝对超越对手。然而,上届奥运会塔伊兰“爆冷”大败李卓的场面,至今还历历在目,因此不管是陈燮霞还是女举总教练马文辉,任何人都不敢大意。更让人心里没底的是,土耳其的塔伊兰和厄兹坎飞抵北京后立即高调训练,厄兹坎甚至主动向媒体声称,训练成绩已达到总成绩222公斤—比世界纪录还高5公斤。
       “赛前面对这些情况,难道一点压力也没有吗?”有人问。
       “去想就有,不去想就没有。我感觉许多时候,举重运动员就是在跟自己比。”陈燮霞的回答让人明白了她为什么会如此强大。
       陈燮霞在比赛中充满了豪气,成绩一骑绝尘。爽朗的性格,超强的能力,再加上她在登场时那声清脆的呐喊,所有一切显示,她已成为比赛的主宰。
       “当时教练已经为我分析了对手的情况,她们扬言能举222公斤只不过想让我们自乱阵脚。我们并没有上当。赛前,教练就说她们肯定过不了200公斤的,我们要以自己的节奏去比赛。”她的自信完全来自实力。
       “阿霞的表现实在是太完美了”,女举总教练马文辉用这样一句“最高级”的评价褒奖自己的弟子。事实上,抓举、挺举一共6次出手全部成功,而且都比较轻松,在奥运会这样的比赛中实属罕见。
       平淡的履历,普通的外表,乍看上去陈燮霞并无过人之处,但正是这个身高1.50米的“小人物”,却在最近两年内接连创造奇迹。奇迹的背后是十年如一日的苦练,陈燮霞说:“为了实现自己的最高梦想,我整整10年都没有回家过年了。”
       陈燮霞在9岁那年选择了举重,从那一刻起也就意味着,她同时选择了劳累、孤独与漂泊。
       在广东番禺体校,她每周只能回一趟家,坐车40分钟,途中还要搭一趟轮渡。而爸爸总是在渡口的那一头等她,骑自行车载她回家。
       “心中有梦想,所以再苦再累,感觉也值得。”回忆起往昔岁月,陈燮霞感慨颇多。
       陈燮霞小学毕业后,启蒙教练黎炳明把陈燮霞等5名“高徒”送到广州伟伦体校集训,孩子们最终都幸运地被录取了。黎炳明内心充满了矛盾,一方面,学生们总算找到“下家”了;另一方面,“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他从此将和那几个朝夕相处了3年的孩子分离了。陈燮霞进入伟伦体校后,一个月甚至两三个月才能回一趟家,与家人相聚的时间比以前更少了,与黎老师更是很少有机会见面。然而,她还是时常会打电话问候,有时也会就举重的技术问题求教。好不容易回趟家,她也总会抽时间登门拜访恩师。
       从1998年进入广东省体校到2007年进入国家队,整整10年,陈燮霞从未回家过年。尤其是在进入八一队后,她成了一名军人,纪律更加严明,自从前年的全国冠军赛后,家人都已经两年多没见她了。19个月大的侄女从没见过姑姑,陈燮霞的爸妈只得拿着报纸上的图片指给孙女看:“孩子,这是你的姑姑。”
       陈燮霞第一次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直播画面里,是在2007年的世锦赛,那也是爸妈最近一次看到她。只要体育频道播放奥运专题片,爸妈都会抱着孙女一起看,从中寻找女儿的身影和笑容,感受英雄女儿的骄傲和荣光。久而久之,侄女还真的能辨认出姑姑了。每次在电视里看到姑姑,她都会露出一副兴奋的表情,并不停地学爷爷的口吻高喊:“加油!加油!好!”
       陈燮霞是大器晚成的选手,很长一段时间,她只能生活在一些大牌明星的影子里。可是,凭借着十年磨炼的执著,她在最近两年脱颖而出。去年短短一年中,她“连升三级”,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空出世。在不被外界看好的情况下,先拿下亚锦赛冠军,随后在泰国清迈世锦赛,一举囊括48公斤级三枚金牌,总成绩比亚军高出18公斤,同时打破了杨炼保持的挺举世界纪录。
       今年4月的全国举重锦标赛上,陈燮霞以213公斤的总成绩力压杨炼夺取冠军,这让她在出征奥运会的激烈争夺战中抢得先机。“我知道参加奥运会,机会太难得了,所以我特别珍惜,绝不能让所有关爱我的人失望!”她这么说,也这么做到了。
       如今获得奥运冠军,陈燮霞的最大心愿是什么?“回家!我都很长时间没有回家了!”她迫不及待地说。父母做的可口饭菜,屋外的香蕉林,以及家乡特有的温馨在这两年里是陈燮霞一直萦绕在心头的记忆,也经常成为她夜晚甜美的思念。
       (李光耀摘自《新民周刊》
       2008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