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视野]协和广场:断头台与方尖碑
作者:金 戈

《青年文摘(绿版)》 2008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当一位法国古建筑修复专家被问到巴黎最古老的构筑物是哪一个时,他正色答道:是方尖碑!出于意料之外,却又合乎情理之中。的确,在这座石质的纪念碑式的伟大城市里,还有什么比已有3500年历史的方尖碑更古老的呢?要知道,当这座巨大的石碑被竖立在埃及卢克索神庙前的时候,连克尔特人都还没有来到高卢呢。然而,石碑的历史纵然悠久,却不属于法国,它是埃及古文明的光荣,而这块历尽沧桑的巨石漂洋过海,在协和广场安家落户的年代,距今还不到两个世纪。所以,卢克索方尖碑被重新竖起于巴黎中心以前的历史,协和广场的历史,我们还得向史书的断简残编里去寻觅,让我们把时光倒流,回到1793年1月21日,巴黎那个阴森森的上午……
       1793年1月21日上午,凄厉的鼓声划破了巴黎阴霾的天空,一辆黑色马车缓缓驶出,车上载着一位忏悔师、两名宪兵,还有肥胖的前国王路易十六—国民公会以微弱多数宣判了他的死刑,并定于今天执行。马车沿大街向前,车前是一队开道的鼓手,以便用鼓声湮灭任何可能出现的对国王的赞美声。车向大革命广场驶去,断头台就设在那儿,临时执行委员会的判决用这几个准确的字指明:“在底座和香榭丽舍大街之间。”底座是指那块曾负载过路易十五雕像的石头底座。
       国王路易十五请巴黎一流的设计师—加布里埃尔先生建造一个新广场,广场位于巴黎中心。在这里,工人们平整场地,多余的积土被设计师独具匠心地聚拢在正中央,堆成了八角形的“金字塔”。“金字塔”的外围是一圈空地,远端则用雕像圈住,“塔”的八个角又各抱凉亭,竖以雕像,延出向上和向下的阶梯,阶梯的顶端是一个空中花园,花园再烘托出国王陛下那尊威风凛凛的雕像。为了给国王歌功颂德,设计师甚至规定金字塔下的八尊雕像每尊都象征着路易十五的一项美德—仁慈、富裕、辛勤、节制、正义、勤学、智慧和诗情,这些子虚乌有的美德的隐喻固然对表现广场的主题不无裨益,却也因为主角那句“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千古名言而显得分外怪诞与滑稽。
       尽管如此,这个漂亮广场还是因为它的精美异常而大得人心,建成后,立即成为巴黎轰动一时的话题。可惜好景不长,大革命爆发了。暴动伊始,这座为前代昏君歌功颂德的广场的命运就已经被注定了。雕像、凉亭、“金字塔”统统灰飞烟灭,仅仅剩下路易十五铜像的一只手臂,今天还保存在巴黎历史博物馆里,作为这个广场确实存在过的唯一可信的证据。
       广场被更名为大革命广场,近处通向波旁宫的路易十五大桥改为自由桥,桥身所用石料大部来自被拆毁的巴士底监狱。在路易十五铜像的底座位置,一座高大却粗俗不堪的石膏自由女神像被竖立起来,而1月21日这一天,在离底座、废墟、自由女神像几步远的地方,断头台静静地竖立着,民众也在静静地等待着。在散文作品集《见闻录》里,维克多·雨果为我们描述了那震动整个欧洲的一幕:
       断头台竖立在稍后一点儿,离这堆废墟几步远的地方。一只圆柱形的篮子用皮盖上,放在国王头颅要落下的地方,以便接住它;在柱顶盘的一角,梯子的右边,可以看到一只为国王躯体准备的长方形柳条筐,有一个刽子手在等待国王来到时,将他的帽子放在筐上。
       ……在广场中央,这两样阴惨惨的东西,彼此相隔几步:路易十五的雕像底座和路易十六的断头台。在围观的阴沉沉的人群之上,是冬日一个上午阴森森和寒浸浸的天空,路易十六由巴黎市长的马车送来,一身素白,手里拿着《圣经》中的《诗篇》,到达这里,在1793年1月21日10点过几分撒手人寰。
       国王的头颅被按时磔下,神授君权不复存在,但断头台并没有消失。相反,在捍卫革命与自由的口号下,它运转得分外卖力。王后、贵族、仆人、农民、小市民、革命党人,身份各异的人们总不免殊途同归。整个大革命期间,巴黎有1343人成为那座自由女神像注视下的断头台的刀下之鬼,而全法国仅在1793~1794年一年间,就有17000人被处死。其中最高的纪录是一座断头台在38分钟里砍下了21颗头颅,同时袖珍的断头台模型风靡法国,成为许多儿童手中常见的玩具,这就是革命和自由的代价。
       这场血腥的杀人游戏是这样结束的。1794年7月28日,那些盘旋在大革命广场上空的冤魂诧异地发现,他们最新的伙伴居然正是罗伯斯庇尔本人,他于前一天被不堪忍受他死亡威胁的国民公会推翻,随之很快被判处死刑。为了让这个已经奄奄一息的断头台忠实崇拜者求仁得仁,刽子手甚至把他受刑的次序做了调整,提前好几位砍下了他的头颅,随之广场上的欢呼声震耳欲聋,持续达15分钟之久……
       就这样,随着这个“恶魔”、“嗜血者”最后一声可怕的号叫,恐怖时期的大幕急促而不体面地落下了。断头台上的血迹大大地玷污了革命的声誉,人们小心翼翼地拆毁了木台,推倒自由女神像,藏起了铡刀,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过,想迅速忘却这个广场上曾进行过的事情。就此,这个广场在先后失去了路易十五铜像、自由女神石膏像和断头台之后,甚至失去了它的确切的名字。它相继被叫做路易十五广场、大革命广场、路易十六广场、家具贮藏室广场和香榭丽舍广场,但保不住任何一个名字。人们曾计划在当年底座处造一个赎罪喷泉,一座宪章纪念碑,一座体现1814年宪章的青铜雕像,一座路易十八的雕像,但最终没有一桩计划得以实现。直到七月王朝建立后,路易·菲利普亲自下令改造这片开始变得荒芜不堪的空地。
       为了掩饰广场上曾有的淋漓血污,广场被正式命名为“协和”,此前由埃及总督送的卢克索方尖碑开始吊装。为了把这件珍贵文物运回法国,可算是兴师动众,400名民工用了三年时间才把石碑拖至尼罗河边,为便于运输,建造了一艘专用的海船。运抵巴黎后,发现没有底座可以安放巨大的石碑,于是又花了三年时间准备建设,最后动用了十座大型绞盘,由400名炮兵操作,才慢慢竖起了这块巨型花岗岩石碑。
       今天,这个名噪一时的广场游人如织,方尖碑寂寂无语,只借它那空灵的金顶点染着巴黎灰色的苍穹,没有人愿意再重温两个世纪前那场血腥的梦魇。然而,信步向前的你也许会在无意间踩到地上的一块铜牌,绝不引人注目,那上面简单地记录着:1793年,国王路易十六与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被处死于此!
       (刘辰伟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