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震灾中的思考
作者:钱理群

《青年文摘(绿版)》 2008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震灾幸存者,北川中学高一学生贾国伟在日记中写道:“世界变了,原来的一切都变了”。其实,我们大家也都是“幸存者”,都有这样“一切都变了”的感觉。
       我们应该感谢的,首先是灾区的受难者,他们承受了这一切生命的苦难。正是他们危难中表现出来的坚韧的生命力量,对生活的渴望,友爱与互助,奉献与牺牲,才激发、点燃了全民族、全人类,以及我们每一个人,内心同样具有的爱与力量。
       这一次抗灾,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国民性极其可贵的一面。这个民族有着一种难得的生命的坚韧力量。平时看起来惰性很强,但凡有一条退路,就绝不思变革和前进,宁愿妥协迁就,得过且过;但一旦到了危难时刻,就能突然爆发出一种自救的力量,即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或者叫“绝路逢生”。这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经历了一次次民族危亡,而又始终不亡不倒,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基本原因。
       我们能否把这次灾难的“非常态”中爆发出来的人性之美,人情之美,变成一种稳固的社会与精神的“常态”?即如何将灾难转化为育人、治国的精神资源?
       这次抗灾,最为响亮、最激动人心、也最具有凝聚力的口号,大概就是“人的生命重于一切”。这里,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生命至上”理念,强调的是人的生命价值的至高性与普世性。 我们应该毫不含糊地将“敬畏和尊重生命”作为一个基本的价值确立下来,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敬畏生命”的观念,还包含着一个生命相互依存的“约定”,即“每一个人的不幸都与我们有关,每一个地方的不公正都是对我们的羞辱,每次对别人苦难的冷漠都是我们为命运自掘的墓地”。这些天,很多人的精神境界仿佛经历了一次蜕变。此前,眼睛里只有周围那个小世界,考虑的只是个人的发展、前途,不免“咀嚼着身边的小小悲欢,而且就看这小悲欢为全世界”(鲁迅语)。这次地震,就一下子震出了一个“大世界”,突然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原来与别人生命息息相关。当你眼里只有自己时,这世界很小很小;当你眼里有了别人,你自己的生命境界就很大很大了。
       在这次救灾中,最引人注目、最让人感动的,一是民间的力量,一是青年一代的力量。冲锋陷阵在第一线的解放军战士,主力就是“80后”、“90后”。香港的媒体,外国的媒体都赞扬中国的年轻一代,说他们绝不是“自私的一代”,而是有责任感,有献身精神的一代。
       我曾经送给年轻人八个字:独立,自由,批判,创造;现在,我又要加上六个字:仁爱,宽容,责任。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人,特别是年轻人,总是在瞬间成长的。
       (杨帆摘自作者5月24日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本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