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热读]一样的月光
作者:冬 昱

《青年文摘(绿版)》 2008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1966年,古龙出版《绝代双娇》,他的《陆小凤》、《武林外史》等作品,因为很好地继承发扬了古典武侠文化的精髓,而被华人读者长期推崇。
       1976年,杨弦等三人推出专辑《中国现代民歌集》,标志着台湾民歌运动的开始。同年,三毛出版作品《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等,被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华人读者所追捧。
       1979年,台湾歌坛首席偶像刘文正《闪亮的日子》成畅销专辑,歌手们模仿时有“女学邓丽君,男学刘文正”之说。
       1981年,琼瑶小说出现在年轻姑娘们的枕边,80年代红遍大陆。同年,齐秦出版首张个人专辑《又见溜溜的她》。罗大佑发表了《爱的箴言》,他的《童年》有着浓郁的校园民谣风味。蔡琴出版了《你的眼神》。至今,这些歌曲仍是华文老歌中的经典曲目。
       1983年,邓丽君出版了出道15周年纪念专辑,她甜美的歌声是一个时代的温暖记忆。
       1984年,电视剧《一剪梅》受到广大观众喜爱,费玉清演唱的主题曲《一剪梅》风靡一时。
       1987年,苏芮演唱的《一样的月光》、《酒干倘卖无》,以人文气息感动了很多听众。
       1988年,小虎队以专辑《青苹果乐园》引发热潮。苏芮的《跟着感觉走》销量500万。陈升也推出了首张专辑《拥挤的乐园》。
       1989年,小虎队2月发行《新年快乐》,销量突破25万,5月《逍遥游》发行,蝉联各大排行榜冠军,9月《男孩不哭》发行,再次轰动歌坛,也在大陆刮起了强劲的偶像风。
       1990年,电视剧《婉君》作为琼瑶“六个梦”系列之一推出,给大陆电视界带来言情剧这个新剧种。同年,凌峰拍摄的专题纪录片《八千里路云和月》,向台湾同胞介绍大陆的风土人情,同时他还邀请大陆艺人赴台演出,做起了两岸文化交流的使者。
       1993年,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红遍中国,“打拼”二字迅速成为当时的“流行语”,从而变成现在的“习惯用语”了。同年,席绢《交错时光的爱恋》,使校园刮起“席绢风”,和她同类型的言情小说取代琼瑶再度流行。
       1995年,孟庭苇演唱的《冬季到台北来看雨》、《你看你看月亮的脸》深受欢迎。同年,刘墉出版《我不是教你诈》,他的心灵鸡汤系列书籍流传甚广。
       1998年,随着综艺节目《娱乐百分百》开播,台湾综艺节目的新特形式及主持人的诙谐风格陆续在祖国大陆走红,港台腔跟着流行起来。
       1999年,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听几米唱歌》、《月亮忘记了》让“图像”成为另一种清新雅洁的文学语言,后还被改编成电影。同年,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出版,从此网络爱情小说开始在文学界异军突起。
       2000年,电影《卧虎藏龙》走红,导演李安随之走上导演生涯的巅峰。
       2001年,根据朱德庸先生漫画《双响炮》改编的电视剧《粉红女郎》热播。
       2002年,周杰伦厚积薄发,凭借多首曲风独特的歌曲迅速走红,成为华人歌坛小天王,其中《东风破》、《青花瓷》等中国风的歌曲,因传统古典韵味浓厚而成为新的经典华文歌曲。
       2005年,台湾著名文化人李敖在阔别大陆逾半个世纪后,终于“回家看看”。在北大、清华等大学讲堂里,他说:“现在是中华民族自汉唐以来的又一盛世。”同年,导演侯孝贤《最好的时光》拍摄完成,他的电影被誉为华语影坛“长镜头”的经典之作。
       2007年,周杰伦、刘若英、王力宏、S.H.E等歌手纷纷在大陆开演唱会。这年正值中国纪念话剧百年,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入选话剧百年十大经典剧目,并在很多城市巡演。
       (万芳摘自《东方文化周刊》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