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人物]《中国式离婚》编剧王海鸰的婚姻故事
作者:沙 林

《中外书摘》 2006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总政话剧团的女作家王海鸰撰写的22集电视剧《中国式离婚》在全国各地电视台陆续播出后,长期占据收视率榜首,在观众之中掀起热烈的讨论。由电视剧改编的小说《中国式离婚》被北京出版社出版后也大为热火,两星期就销售了7万册。
       《中国式离婚》写得如此逼真,以至专家和百姓都认为不像凭空想象的。王海鸰自己也承认,“我无法凭空撰写一些没有生活体验的情感故事,我所写的都是在生活中曾经发生过的”。王海鸰似乎有特别的能力搜集婚姻故事,其实她最大的生活素材是来源于自己。《中国式离婚》里写了三对不幸的婚姻,都是以离婚为结局,王海鸰的婚姻也是以离婚为结局,但是她用智慧和柔情,在离婚的惨痛中杀了出来,为自己,为全国的单身母亲踏出了一条好路。
       王海鸰的母亲是女中“将军”
       王海鸰生在济南军区一个老军人家庭。这是一个非常和美的家庭,她的父母一辈子相敬相爱,给了她极为深刻的印象。王海鸰的母亲18岁时漂亮得像一朵花一样,端庄秀美。她嫁给一位戎马生涯的军人。婚后一连生下6个可爱的女儿,再加上一位老人,一个大家族出现在这位漂亮少妇前,从此她掌家政大权,统治她自己的王国。她马上显出管理才能,把家里的一切治理得井井有条。她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像海绵吸水一样,把有用的细节和知识都吸进来。用王海鸰的话说,“她知道怎么做火烧酿米酒,知道怎么裁衣服织毛衣,饭做得总是色香味俱全,一根咸菜条也能做出好味,就像个生活中的小百科。”为了省钱,这位少妇自己做衣服,6个小孩和一个老人的衣服都是她一针一针缝出来的,她的审美感觉很好,在当时灰蓝一片中还不时让孩子穿出时新的样子。她还有管人的能力,年龄稍长后雇的一个小保姆被她恩威并施,管得服服帖帖,对地又怕又爱,哪像其他人家,再大的官总是弄不妥保姆的事,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她对子女也是管理有方,6个女儿都聪明听话,受到了很好熏陶和教育:最后都成了社会上有用的人才。
       王海鸰的母亲并不是职业家庭主妇,以上一切都是在她上班的同时做出来的。因而王海鸰很佩服母亲,“我妈做家庭主妇做到了魂灵。她要是男人,绝对能带兵打仗,做将军一定能胜任。”
       这位当年的漂亮女孩不仅能干,而且特别忠实丈夫,有着中国妻子以夫为中心的古老美德。“文革”爆发后,王海鸰的父亲被降职,发配到了一个偏远的地方任职。这时,王海鸰的母亲不仅毫无怨言,反而越发显示出对丈夫的爱和信任。她更加关心自己的丈夫,管他当时什么政治不政治,永远站在丈夫的一边,谁降丈夫的职就说谁不好。
       母亲给了王海鸰极深的印象,她由此认为一个幸福的家庭必不可少女德女才。一没女德(贤惠端庄,尊重丈夫),二没女才(做饭、女红、收拾家务),一旦婚姻有变,或者撒泼打闹,或者凄凄惨惨,总之是一个不好的结局。
       王海鸰从小以母亲为榜样,要做个能干的女人。她从小就特别聪明,学习特别好,中学时考上济南市重点中学的重点班,正准备大干一场,“文革”爆发,她的一切被改变。经过风浪,地最终当了一名卫生兵,在胶东半岛为守岛战士服务。在父母的赞许下,她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终于成为一名战士作家。
       父母的爱“害”了她的恋爱婚姻
       王海鸰的父母离休后,更加贴心相爱,两个人几乎形影不离,牵肠挂肚这个词是对他们最好的形容。一个人不在家,另一个就心神不宁。但再好的夫妻也有离散时,突然噩耗传来,王海鸰的老父得了不治之症。母亲日夜照顾,终于累垮。她在家中养病时,丈夫走了。这对王海鸰的母亲来说,就如天塌一般。
       当悲伤的母亲知道丈夫去世后,痛哭之后就是可怕的沉默,她再也不上老两口日常起居的楼上了,也不接任何电话……她的心思,王海鸰猜测,母亲就是想早点随自己的丈夫而去。后来母亲果然积忧成病,患上肺癌。
       6个孝顺的女儿焦急得不得了,轮流昼夜守候。那是1994年,夏天的热创了纪录,电风扇刮得都是热风,空调在老百姓家还不普及,王海鸰想尽办法,托人在病房里安了一个空调。她在附近住的一个妹妹,为母亲精心炖煮,把钢锅都烧化了……姐妹们为留住母亲用尽了心思,但母亲似乎很淡然。王海鸰很着急,一直想跟我妈好好谈谈,可一直没有机会。母亲好像去意已定,不为女儿们的情感所动,发病后的44天就去了。才66岁。
       作为王海鸰精神支柱的母亲,就这样追随父亲去了,老一代用自己的生命演示了美好爱情是怎么回事,然后就这样全部消失。王海鸰悲痛欲绝,哭着对妹妹们说:“我们6人这么努力也没留住妈。在她的心中,爸比咱们都重要!”
       妈妈停止呼吸后,本来痛苦不堪的脸立刻舒展了,仿佛在安睡,王海鸰心中有了一点安慰,认为“父母绝对是相遇了!”
       父母震撼人心的爱情,占据了王海鸰的心20多年,她理所当然按照父母的模式挑爱人。她当年是年轻女军医,有才有貌,自然是“婚姻市场上的俏手货”,但到哪去找父母这样“此物只应天上有”的对象呢?因而,王海挑来挑去,一直到了三十五六岁还没结果。同事急,家里急,当然她自己也急,但她对婚姻的期望值太高了,宁缺毋滥的想法一直左右着她。
       有一年她坐飞机,旁边是一个德国老年旅行团,飞机上老两口们都互相恩恩爱爱,有一对老夫妇,在飞机降落时,老先生无言地抓住妻子的手,好像在传达一种爱,那真是一种同生共死的情绪,一直到飞机安稳降落后才松手,王海鸰冷眼旁观羡慕得不得了,她更升起阵阵对家庭的渴望。
       王海鸰成了“单身母亲”
       王海鸰把对爱情的理解和对家庭的渴望倾注在小说里,成就了她独特的风格,她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已经成为部队有名气的作家。1987年《当代》邀请她参加在上海举行的笔会,她和王朔等人一路同行。在那次笔会上她认识了一个人,这个人使她的人生有了一个大转折。
       他也是位作家,又高又帅,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王海鸰和他相遇后,没有交谈太多,就突然感到了一缕光热从心里生出,那似乎是她多年盼望得到的,他的成果或许不如许多人,但她觉得他有潜在才华,她自信眼光很准,今生不应再松手。他在南方工作,但这不成障碍,两个人心心相印,鸿雁传情。
       很快他们结婚了,一南一北组成的家庭马上就显出不和谐,都是军人,都有自己的使命,离长聚短……而两个作家似乎更难组成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情思文心,都有自己执拗的文人个性,一开始互相的名气诱惑很快就会过去,这时候他们才会发现自己的归属不是对方。
       除了这些文人的通性外,王海鸰还对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有过高要求,她是一个太认真的人。她先生也是好人,但价值观不同,这对她来说是一种本质上的不愉快,所谓“道不同不相与谋”,这一点在高层次人中特别具有杀伤力,王海鸰认识一对作家和音乐家夫妻,原来关系很好,就是因为对美国“9.11”事件有不同看法而反目成仇,最后分道扬镳。
       似乎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了,她对朋友说:“我以我的文化感觉一下就知道这是一种根本的不同。”以王海鸰的个性应该超脱羁绊,一离了之,但这时已经晚了,她怀孕了。
       她的注意力马上转到了肚子里的孩子身上,哪怕他长时间滞留南方不回来,也不再关注。
       孩子快要出生了,她打电话让他回来,她隐约感到他在那边心有所属了,但他一定得回来,出世的孩子一定要见到爸爸,这才是完整的生活。
       这是一个健康茁壮的男孩子,他第一眼就看到了父亲,但父亲已经归心似箭。那边单位打电报让他回去,说有工作离不开,但王海鸰是个灵动的人,她感觉这是安排好的,他在那边已经有人了。“孩子出生14天他就走了!”王海鸰牢牢记住了这个数字,她还记住了另外一个数字:“我们的婚姻实际在一起的时间是45天。”孩子他爸表面上很恋恋不舍地离去,但一去就不再复返。王海鸰从此过上了外人看来孤苦伶仃的单身母亲生活。
       
       总对孩子说爸爸不好的母亲太愚蠢
       一个巨大的悲痛横陈在她的心中,孩子即将承受这个世界加之于单亲家庭的风霜雨雪,孩子太无辜了,当他出世正需要温暖的时候却要感受冷酷。
       海鸰在外面是一副强者形象,但独自在家的时候就经常泪水沾衣。这时她最大的想法就是考虑如何让孩子免遭伤害。万幸的是,她并没有被悲愤打倒,她过人的见识使她走了一步高棋,这对她,对孩子来说都太重要了,那就是慈悲为怀。
       她想,一定要让儿子感受到温暖,生长爱心,这是避免单亲家庭孩子心理畸形的惟一出路,万不能像大多数单亲母亲那样,总是对孩子说爸爸怎么不好,他们娘俩怎么可怜,让唠叨和仇恨滞塞孩子爱的通道,让孩子感觉他是与别的孩子不一样的可怜虫……而是用美好的词汇去描述实际她有些恨的“孩他爹”。
       海鸰总是对幼小的儿子说爸爸怎么怎么好,怎么爱他,但因工作太忙回不来。她还给儿子唱《十五的月亮》怀念爸爸……“我努力让他感觉爸妈都爱他。因而他从未感到异样,身心都特别健康,特别阳光。”王海鸰觉得她的实践对中国母亲很有启示作用,爱是医治一切的良药,虽然开始这并不容易,因为恨岂能轻易扑灭。
       有些人对她的经验不以为然,说就是应该让孩子面对生活本来的残酷面目。王海鸰很气愤,当时就不讲情面地大声驳斥,“这是胡扯,绝对要给孩子遮风挡雨,他那么幼嫩的心灵怎么能直接面对现在大人世界的无情呢?”
       儿子3岁了,还整日沉浸在虚幻的父爱中,他总是问,“爸爸怎么工作这么忙,还不来看我。”海鸰的心又在流泪,“欺骗”孩子能到几时?她想,作为一个母亲能给孩子的都给孩子了,但给不了父爱。她给先生打电话,口气相当强硬,“你一定要来看看孩子,他是你的儿子!”
       先生不得不来了,他的心情也很复杂。海鸰这么多年似乎就等着他们父子相见的这一刻。但当时场景大出她的预料,孩子在那一瞬间,没有惊讶和激动,表现得很平静,一切似乎都是顺理成章的。他望着只在照片上熟悉的爸爸说:“爸爸,你给我带什么好东西了?”
       海鸰的眼泪哗地流了出来,儿子一直以为爸爸是爱他的。就好像他们一直在一起一样。爸爸立刻喜欢上了这样的儿子,抱起来亲个没完,面对儿子无邪的眼光,他也流下眼泪。
       儿子总预感到爸爸可能又要“忙”工作去。爸爸走到哪,他跟到哪,一家人出去玩,上了公共汽车,孩子总是回头焦急地问:“爸爸上来了没有?”他表现出的那种对爸爸的关心,让几家人都很感动。这时王海鸰已经到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带着孩子来学习确实不容易,先生的父母家在北京,给了不少帮助,他们把王海鸰当成了自己的女儿。
       先生终于又回到南边。他们的关系还是不离不合。海鸰是为了儿子而不走那最终的一步,因为孩子有一个父亲就有一座山,虽然是影子靠山。她是军人,只要她不同意就可以不离婚。男方家里虽然对王海鸰很好,但还是认为她想多要钱而不离。海鸰没有辩解,她只有最委屈的时候对好朋友诉衷肠:“其实我没有仇恨,只是为了孩子。”
       孩子5岁了,有自我意识了,海鸰觉得应该放先生一马了,他有他的生活。她也早就想要自己的自由空间,但最终还是要孩子来决定。她想,儿子虽小,也有自尊,如果儿子不同意我就不会离,我尊重孩子的选择。她蹲下身来诱导地问儿子,愿不愿意让妈妈爸爸离婚?实际她在做孩子的工作。她说:“你爸爸那个地方不如北京好,如果我和爸爸不离婚,万一我死了你还得去爸爸那里,而要是离婚了你就能到你姨家。”儿子想想说:“那好吧!”
       于是海鸰起草了离婚合同,条件是万一她不在了,孩子归她妹妹抚养。她总是觉得先生不是一个好父亲。对等的条件是她和儿子不要抚养费。海鸰的儿子终于知道自己是单亲子女了,但他自自然然延续过去的阳光传统,心理素质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