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钟表制造的暴政
作者:吴国盛

《青年文摘(绿版)》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钟表改变人类文明
       在人类社会中,时间自古以来就是权力的象征。谁控制了计时体系、时间的象征和对时间的解释,谁就控制了社会生活。中国古代皇家对天文和历法的垄断, 就显示了这一真理。在欧洲中世纪, 教会垄断了历法权, 钟声从修道院里最先飘出,时间潜在的权威亦可见一斑。
       然而,当一个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怪物出现在世界上的时候,包括皇帝和教会在内的所有的人们全都丧失了对时间的垄断权,这个怪物就是钟表。魔鬼一样的时间附着在钟表这具机械外壳上,开始摆脱人的控制,自己行走,而且越走越准确, 越来越深刻地将人类掌握在自己的股掌之间。
       早期的机械钟没有刻度,纯以敲钟报时。随着单摆被运用于时钟,时钟的精度越来越高。精确的时钟的出现,使各地区的时间协调统一起来。
       小型的、可携带的怀表、手表的出现,使时间开始扑向人类日常生活的每一角落。最初的钟表只有一根时针,1550年左右增加了分针,1760年左右出现了秒针。在钟表将时间计量得越来越精细时,社会生活的节奏也随之被加速。从前某件事情被指定在某个时辰完成,现在则被指定在几点几分完成。社会活动的时间分割越来越细,社会生活的节奏在无形中被加快。
       恐怖的时间之网
       在今天的技术时代,人的生活完全由时间控制着。日常生活中有作息时间表、课程表、日程表,速度、迅捷、准时既是新时代的特征,也是新时代的价值标准。时间自在流逝,而人则在疲于奔命的生活节奏中创造了时间的权威,并使自己成为时间的奴隶。
       “定时”是技术时代的日常生活的一大突出特征。早起、上班、工作、下班,都被仔细地定时,你不能出差错。整个社会就好像一台庞大的机器,它在时间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运转,不守时成为技术时代的大忌。
       “守时”这一美德早在现代人的学生时代就开始培养。在学校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全都加入由铃声、作息时间表、课程表、校历等组成的交响曲中。任何人都不能逃避时间,但时间又并不像传统社会那样天然地属于自己,每个人都不得不紧张地从事符合自己社会角色,但不一定是自己愿意干的事情,这就是“工作”。
       你在娱乐时也必须守时,不能想怎样就怎样。每一场电影都会在确定的时间开始,每一个KTV包房的计费都精确到分钟。在旅游景区,导游带领着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浏览全部景点,拍照留念并匆匆离开。疯狂的娱乐,并不能使自己得到娱乐、解脱和自由。
       在技术时代的时间体制下,人们的自由被剥夺。各种时间安排策略、各种效率手册,还有什么新兴的时间管理学,都服务于对时间的分配,服务于对技术社会更好的适应。它们的目的均在于如何将一个人的真正的闲暇剥夺殆尽,将他(或她)编进技术社会严密的时间控制网中。技术时代培育了人与时间这样一种关系:人必须要对时间有所作为,不能闲着。“不能闲着”作为技术时代的一种绝对律令,就是时间之暴政的真相。
       (邓伟明摘自《大科技·百科探索》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