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面临一场新的“鸦片战争”
作者:陈贝帝
《中外书摘》 2006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 《中国吸毒调查》
◎ 陈贝帝 著
近年来,中国大有被毒品包围之势。西南与西北分别有来自“金三角”和“金新月”的海洛因,沿海地区则是来自周边地区的大量“冰毒”。毒品的四面合围使我国既成为世界毒品的一个主要中转站,也成为毒品的潜在消费地。
境外毒品主要来自于“金三角”和“金新月”地区,其中来自“金三角”的占绝大部分。从历史来看,“金三角”毒品的主要市场是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但近年来,由于毒品南下通道(从缅北进入缅甸南部或泰国,从印度洋海上通道运往其他国家)严重受阻,特别是去年泰国政府的扫毒行动使贩毒集团大受打击,大量毒品开始向缅北靠近中国边境一侧转移,对中国进行“多头入境,全线渗透”。
“金三角”毒源地每年生产加工海洛因70—80吨,其中80%左右通过中缅边境陆路进入中国。从中国破获的贩毒案的情况看,缴获的海洛因90%以上来自缅北。缅北仍是对中国危害最大的境外毒源地。
“金三角”毒品进入中国后开始进行扩散,主要分南、北两个方向,南边部分通过广西、贵州、湖南等陆路通道运往广东东莞、珠海、深圳等地,然后转道香港。除部分进入当地毒品消费市场,另一部分毒品则转至江西、福建及北方各省的消费市场。北边部分则是“借道”四川等地进入新疆、中亚和欧洲等地。“金新月”毒品传统上对中国影响不大,但随着欧亚大陆桥的开通和西部大开发,西北境外来自“金新月”的毒品开始对中国进行渗透。
此外,由于境内外犯罪集团勾结,大量化学毒品和制毒工艺进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并经中国东南沿海向内地渗透的情况也十分严重。
据了解,活跃在中缅边境地区的贩毒团伙,反缉毒能力很强,手法异常隐蔽,一改以往辗转、迂回的贩毒策略,采取分段乘车、绕关避卡等方式,从云南省临沧、德宏、思茅等边境地区将大宗毒品贩往大理、昆明等地中转、分销,有的直接贩往内地,从而给警方缉毒带来很大的艰巨性和挑战性。同时,毒贩武装押运毒品的方式非常普遍和明显。
过境毒品的迅猛侵入,其结果是造成中国吸毒版图的不断扩大。中国有近80%县市存在毒品问题,全国涉毒的县市已占总数的72.7%。在这些吸毒地区和吸毒者中,海洛因吸食者占81.1%,苯丙胺类、氯胺酮等新型毒品滥用者占9.5%,吸食新型毒品人群呈上升趋势。
毒品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是连锁性的。除毒品问题诱发的大量违法犯罪外,因吸毒而引发的卖淫、再而引发的艾滋病就更令人们恐慌不已。被称为“人类健康头号杀手”的艾滋病,目前已经使中国8万多个孩子因此而失去双亲或单亲,约16万人死亡。公共卫生专家警告说,中国正处在艾滋病大爆发边缘,如果现在不严肃对待,到2010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1000万。
所以,中国不仅处于被毒品的包围之势,而且已经深受其害,中国人所面临的是一场新的“鸦片战争”。
(新华出版社2006年1月版,责任编辑:孟通,定价:2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