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人生]给穷人当实习生
作者:薛 涌

《青年文摘(绿版)》 2007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去年,美国一共有2600万的穷人从政府领食物券,这项经费在联邦政府的开支是330亿美元。以全国平均水平而言,每个被救济者一个月能领到94.05美元,大约一天3美元。这2600万人远非全是赤贫者,其中许多人有工作,只是薪水太低而已。我几年前读书时,奖学金用完,小女出生,就领过一段食物券。
       应该说,这一制度服务还是相当好的。比如,我们的食物券是给小女领的。每次领时,还有个营养师详细检查孩子的身高体重,并要求医院提供各种健康数据,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父母纠正。
       詹姆斯是众议院“饥饿委员会”的主席之一。他们的目标,是在食物券的开支上再追加40亿美元。这样,一个四口之家,一个月的食物券面值可以增加48美元。
       詹姆斯声称,美国作为世界最富的国家,在救济穷人上太抠门儿,是国家的耻辱。在他看来,既然是为穷人的利益而战,穷人就是自己的“老板”,他必须给这个“老板”当一段实习生,才有资格给人家提供服务。于是,他决定和妻子一起,体验一下领食物券过日子的滋味。
       具体的办法是,他们夫妇给自己这一周定下了42美元的饮食标准,看看能否熬过来。在实施食物券生活之前那天晚上,他们就好像是要面临一周的绝食一样,带着两个孩子到餐馆好好吃了一顿。那顿饭全家四口的账单,是44美元,实在还算是相当便宜的晚餐了。
       詹姆斯是个壮年大汉,胃口极好,一天三美元要吃饱,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为此,他购物时请教了一个拖着三个孩子正领食物券的单身母亲。这位母亲告诉他一些基本的省钱技巧:首先,要进最便宜的超市购物,每个超市都有自己品牌的产品,一般是最便宜的。另外,买大包装的食品要比买小包装的便宜得多。
       第一天,他在超市先买了罐最便宜的咖啡,只有三块钱,比过去喝的名牌便宜多了。不过,最后他不得不放弃咖啡。这毕竟是一天的食物价格!接着,他放弃了鸡胸肉,买了一大包奶酪,价格7.32美元,不过这可以供应夫妻俩一周,两片面包夹一片奶酪就是个三明治。他放弃了自然的糙米,买了便宜但不健康的精米;他还跳过瘦牛肉,买了一块很肥的。
       他早餐是一根香蕉一杯白水。这还是比较容易对付的,到了午餐和晚餐就难办了。因为他毕竟是国会议员,午餐晚餐往往是一些政治活动,会面对满桌珍馐。他不得不在同事们享受美食之时,从兜里掏出妻子给他准备的夹着一片奶酪的圆饼或者上顿剩下的番茄汁拌通心粉来充饥。而他参加募捐晚餐时最难受。美国的募捐晚餐,价格奇高,食物特别丰盛考究。而他只好挺住不吃,事后飞奔到办公室,把冷冰冰的米饭加鸡块吞下去。
       一周过去,夫妻俩核对食物开支:41.7美元,离42美元的标准只差三毛钱!实习生算是合格了。不过他四天内掉了三磅肉。詹姆斯坦言,自己这样做,难免有“作秀”之嫌。毕竟,他这样的日子仅仅是一周,而且事前会好好吃一顿,事后也会好好犒劳自己一下。但自己多少体验了穷人的生活,也引起媒体的注意,使社会提高了对穷人生活之艰难的意识。
       这里应该指出,在美国,那些领食物券的人,不仅在人口中占极少数,而且基本上是不出来投票的。但是,多少年来,总是有许多政治家及其背后的政治力量,在为这些穷人的利益而奋斗。詹姆斯并没有把自己变为穷人,但至少他知道要给穷人当实习生后才有资格给人家服务。这种真诚,也养育了为政者不可或缺的良知。
       如今,我们的社会也在制定许多针对穷人的政策。我希望决定这些政策的人向詹姆斯先生学一学,先当实习生。比如,你要恢复收容制度,自己先被收容一个星期试试。你要让乞丐凭乞讨证才能“上岗”,自己先要一星期的饭体验一下。大家要都这么认真,我们的社会岂不会美好许多?
       (掩月摘自2007年7月10日《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