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相貌社会学
作者:孙巧慧

《青年文摘(绿版)》 2007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家属院内经常可以看见一个磨菜刀剪子的小老头,六十多岁的样子,瘦瘦小小的,长着一张核桃般笑容可掬的脸。头上戴顶毛线帽,上面还顶着个绒绒球。老头的三轮车上挂着块脏木牌,上面歪歪扭扭但非常大气地写着几个字——磨刀世家,让人看着忍俊不禁。每次看见他我就想,他真像个磨刀的,或磨刀的就应该是这个模样。因为,他的皱纹刀刻般得深,吆喝的声音也像磨刀声一样沙沙作响。
       上班的路上必经一家饭店,生意兴隆,大车小车排了很远。下午上班的时候,往往看见大师傅在门口透气,大概惦记着屋内还有客人,担心他们临时添菜不敢走远,就蹲在门口抽烟。他戴着自帽子,穿着白大褂,长得也是白白胖胖的模样。即便在其他地方看见他,其身份也不难想见。因为,朝他一瞥,我的脑海里就会出现一只热气腾腾的大包子。
       我还认识一位老师,表情严肃、不苟言笑,平时对我们说话也是一种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语气,一张嘴你就知道她的职业。她的形象有着粉笔般的坚硬和纯度。
       生活中我们稍微留意就会发现,相貌时刻显现着它的社会学意义。各行各业的人的长相真的很符合他们的身份,官运亨通的就是一副唯我独尊运筹帷幄状,老板或成功人士无不是挺胸凸肚颐指气使,而挑担的卖菜的引车卖浆之流,无不是低眉顺眼畏首畏尾的模样。
       林肯说,男人年过四十就要对自己的相貌负责。相貌,表明男人不惑之后的财富、地位和身份。而女人年过三十,几乎就将相貌交给了美容术和护肤品。女人在与时间和自然定律抗争。而男人脸上的道道皱纹基本是社会运动轨迹的留痕。
       最近单位整理资料,一些久远的蒙尘的照片被翻了出来,如果不是照片旁有文字说明,无论如何我不敢和现在的领导对号入座。二十年前的他们几乎都是瘦瘦弱弱的谦卑模样,哪有现在的倜傥风度和舍我其谁的气派。那眼角那眉眼那衣着整个一个落魄书生的模样,你很难从当初的眉眼中看出他们有如此辉煌的今天。
       单位有位老职工见了这旧日的老照片,一声长叹。我大惑不解,忙问其故。老职工答曰:“若是当初能看出他有今日的发达,拼了命我也要把闺女嫁给他,当初怎么就一点儿也看不出迹象呢9”
       原来并非相由心生,而是由社会生成。
       摘自2007年8月14日《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