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四面“谷歌”
作者:小鱼等于零

《青年文摘(绿版)》 2007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前几日,我一个同事问我:是不是曾经打算考研到上海某大学?我非常诧异,因为从来没跟人提起过此事。他还得寸进尺,接着问我:最近是不是在网上买了什么东西?我一下完全晕掉,脑子里立刻浮现出电影里面警察追踪罪犯的画面。看我那么紧张,同事更来劲了,神神秘秘地冷笑两声说:“你的什么事情我现在都了如指掌啊!”
       后来在我的一再追问下,他终于摊了老底:“一天看见你挂在msn上,发现你那msn的邮箱名字挺奇特,突发奇想用‘谷歌’搜索什么意思,结果你的信息就什么都出来了。”说完他立刻给我示范了一下,果不其然,我的“光辉事迹”在网页上一目了然:包括我大学快毕业时在那所高校论坛上发的询问考研问题的帖子,还有在其他平时喜欢浏览的论坛上发的帖子,甚至我在网上购物的记录以及个人博客等,无一“幸免”。
       带着既新鲜又神奇的心情,我跟在美国学计算机的一个朋友说了此事。没想到她很不屑地说:“你那都是很低级的了,我们这边要想搞清楚一个人很容易,只需要把你要了解的人的真实姓名和其他一些真实信息进行关联搜索,关联词条越多搜索出来的信息会越精准。”
       我如法炮制,“谷歌”了一下自己另一位好友的真实姓名和他大学母校的名字,真是喜出望外,有他上大学时挂科的记录、补考的记录以及四级考试成绩单等。我赶紧打电话过去揭他的老底,还骗他说我认识他们教务处的人。那边顿时慌了神,千叮咛万嘱咐千万别告诉他爸妈。
       紧接着,我那在美国的好友说竟然通过“谷歌”,辗转几次查到了她老公的前任女友的照片和简历,并兴奋地告诉我,因为这家伙跟以前女朋友读研究生的时候是同一个课题小组,然后她就通过搜索她男朋友发表的论文,再查看所有的第二作者、第三作者,再通过搜索这些名字查找和那个女孩大致情况一致的人,最后“瓮中捉鳖”确定就是她了。听完朋友的讲述,我对她的佩服之情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而对“谷歌”的恐惧也似春雨入夜油然而生。
       (卫芳摘自2007年7月17日《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