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品味]中国人的幽默
作者:王书声

《中外书摘》 2006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那是1966年的秋季,闽南的气候还是十分炎热,人们都穿着衬衣短裤或是裙予,来回穿梭在热闹的校园里,浏览着各种各样的大字报。这时,我走到从防空指挥部到建南大礼堂的第一个十字路口(靠近学生俱乐部)时,突然看见许多人围在一张大字报前面,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其中有老师,也有学生,都伸长了脖子,在认真地观看着。这情景令我油然想起了鲁迅那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他们“颈项都伸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眼前的情景正是这样。
       强烈的猎奇心理驱使我快步走进了人群,想一探究竟。
       这张大字报的篇幅并不长,只有一张白光纸,大约长一米、宽60多厘米。其标题是“北京来电”,作者的毛笔字写得非常潇洒、漂亮,笔力雄健、道劲有力,这与那些写得像小学生似的大字报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可算得一幅书法作品了。这可能也是它吸引众多围观者的原因之一。大字报是刚刚张贴上去的,浆糊还是湿的,散发出一阵阵清淡的香味,使读者的精神特别兴奋。
       大字报的主要内容是,中央某首长某月某日在北京接见某军事院校革命师生时说,世界革命人民的伟大导师、我们最最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会活一百多岁,这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最大的幸福。为什么说毛主席会活一百多岁呢,大家都知道,著名画家齐白石活了94岁,在他70多岁时就走路极不方便了;而伟大领袖毛主席今年已经70多岁了,在7月16日在武汉还畅游长江长达三个多小时云云。
       人们边看边议论着。
       一个站在人群最前面的、挂着红卫兵臂章的女生高兴地说道:“好啦!毛主席会活一百多岁,可不简单哪!”
       几个男生也大声地议论着:“毛主席红光满面的,一定会健康长寿。”
       “毛主席还将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几十年,这对我们来说,真是太幸福了!”
       “嘿,这样防修反修事业的胜利就大有保证了!”
       一个秃顶的中年人——佩带红色的校徽,可见是个老师——却冷冷地说:“这个依据与推论不一定科学,因为每一个体的差异是很大的,不能这样简单类比。”
       另一个年龄大些的大学生附和着说:“我们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不能预测人的寿命。”
       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都只是默默地看着,不说话、不表态。这正如鲁迅所说的: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
       过了一会儿,我就挤出了人群,往学校商店方向走去了。
       下午我又去看大宇报——这是当时最主要的任务,出于好奇心又走到上午看过的那张大字报跟前。我惊讶地发现,在大字报的右侧空白处,有人用钢笔或圆珠笔写了许多批语,因为字体很小,必须走近看,才看得清楚。有人在“一百多岁”底下画了一条横线,然后再画一条长长的曲线延长到右边的空白处,在曲线的末端画个箭头,写道:“放屁!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这就是说,毛主席会活一万岁,岂止一百多岁呢!——一无限热爱毛主席的红卫兵。”
       又有人在这个批语底下批道:“放屁!伟大领袖毛主席万万岁!‘万万岁’就是‘一亿岁’,换句话说,毛主席会活一亿岁,岂止一万岁呢!——一无限崇拜毛主席的大学生。”
       又有人在批语的批语底下批道:“放屁!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无疆’就是‘没有界限’,这就是说,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至少活一亿岁以上,岂止一亿岁呢!——一老百姓。”
       翌天,我特地去看那张大宇报,又看见了一些新批语。有人在批语的批语的批语底下批道:“放屁!伟大领袖毛主席是我们心中永远不落的红太阳!这就是说,伟大领袖毛主席将长生不老、永远活着,怎么只活一亿岁以上呢?大阳至少还会存在几十亿年呀!——一革命战士。”
       再过几天,又有人在批语的批语的批语的批语底下批道:“无须放屁!且看将来的事实,走着瞧吧!——一普通群众。”
       后来再也没有人续写了,因为从上下文的意义来说,已经穷尽了,很难再批下去了。我隐约感到。在这些俏皮丈字的背后似乎暗藏着某种深刻的意义。
       令我感到奇怪的,这张大字报竟保留了七八天,那时大字报的周期是很短的,一般贴上半天或一天,很快就会被新的大宇报覆盖掉。大概是这张大宇报的批语太精彩了,太吸引人了,使人舍不得覆盖它。后来我路过时,看见有些圆珠笔写的批语在强烈阳光的照射之下已经有些褪色了,字迹有些模糊。后来它终于被新写的大宇报覆盖了。
       又过十载,当我向我的同事们提及此事,并询问其含义时,却产生了几个不同的看法。或说,这是当年中国人无限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体现,他们的感情是真实、真诚、真挚的;或说,这是一小部分人“打着红旗反红旗”的手法,借以表示他们对“文革”的不满;或说,这些妙语解颐的批语,纯粹不过是文字游戏而已,没有什么意义,不一而足。这种“见仁见智”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一个事物往往是立体的,具有多重意义,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不过,其中一位专搞文艺理论的中年女教师的分析颇为精辟,她说:“英文‘humour’一词,林语堂把它译作‘幽默’,我认为是十分恰当的。所谓幽默。就是诙谐、有趣、可笑而意味深长。凡是善于幽默的人,他的谐趣必越幽隐,而善于鉴赏幽默的人,他的欣赏尤在于内心静默的理会。有人说,中国没有幽默,这仅是一家之言。其实,中国人同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也是富有幽默感的,因为幽默是人类的天性之一。我认为,那张大字报的批语作者,他们是‘幽默’的。马克思说过,‘专制使人幽默’,在那个个人迷信盛行、‘红色恐怖’笼罩的特殊年代里,他们只能用这种曲折、风趣、生动的方法来表达他们的思想,这充分表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聪明。在那红彤彤的革命年代里,这也算是一则‘黑色幽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