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在自行车上练就伟大思想
作者:嘉 斓

《青年文摘(绿版)》 2007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城市这段时间突然提倡大家不开车,都去坐公交或骑自行车。但讲来讲去都是些没有说服力的理由。在下不揣浅陋,总结历史经验,想替主张禁私家车的同志们提供一个理论依据:自驾汽车有损智力。
       比如说战国时期是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产生伟大思想家的时代。有点儿地位的人出门坐上马车,就有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车,一来不容易出交通事故,二来驾驶室和乘客绝对分离,互不干扰,孔孟思想就是在这种车子里“诞生”的。
       再早一点儿,老子的交通工具—青牛就更好了,不仅具备类似的优点,而且缓慢平稳,《道德经》的厚重深沉,从中“得力”多矣。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大家就都骑马了。但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发展却从此“缓慢”起来。骑射时代产生名将和大侠,但是很难产生伟大的思想家。
       欧洲也遵循同样的规律,比如德国,它的思想繁荣期和马车制造技术成就总是暗合。一开始马车有点儿粗糙,坐起来老得挨颠,思想就有点儿朴素和机械。17、18世纪,马车制造完善了,坐在里边能够专心想问题不必顾虑屁股,康德和黑格尔也就产生了。不幸的是,德国汽车业19世纪就起步了,大众、奔驰一出现,人们一时不适应这种前所未有的速度,思想就有点儿癫狂,尼采和希特勒就给“颠“出来了。
       当代,自行车最容易“产生”伟大思想,透气性好,无污染,速度适中;虽然驾驶它同时使用体力和脑力,可能造成注意力分散,但电动自行车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你想变聪明吗,赶快放下方向盘,蹬上自行车!
       (张宇晴摘自《望东方周刊》2007年第12期,季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