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史事]尼克松访华带来的“黑匣子”
作者:李鸣生

《中外书摘》 2006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
       这是一个颇具历史意味、很有必要记住的日子。这个日子不仅对中美关系的建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中国的卫星通信工程也产生了特殊的影响。如果说中美关系的建立应该感谢这一天来华伪美国总统尼克松,那么中国卫星通信工程的兴起也与这天踏上中国领土的尼克松直接有关。
       尼克松访华的前几天,美国的一架运输机提。前降落在了北京首都机场。这架运输机刚一停稳,一个秘密的集装箱便从机上卸了下来。这个集装箱被迅速打开后,露出的是一个中国人从未见过的活动型的卫星地面站。在中方有关人员的协助下,美国的这个卫星地面站便安放在了首都机场,其天线直径仅有10米。
       于是,当尼克松总统访华的专机一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尼克松刚刚走下飞机的舷梯,英俊潇洒、面容冷峻的美国国防部安全军官黑格,便如同影子一般紧紧地跟在了尼克松的身后。这位美国军官既没带枪,也没带文件包,白白净净的手上只拎了一只小巧精致的黑皮箱。
       当时,在场的绝大部分中国人对这个小小的黑皮箱并没有引起多少注意,自然也就谈不上会有什么兴趣。但这个后来被称之为“黑匣子”的黑皮包——微型活动卫星地面靖的终端,却十分了得,它体积虽小,重量轻,却装着美利坚合众国三军司令开启整个战争机器的“钥匙”。依靠这个“黑匣子”里面的专线,尼克松总统可以在3秒钟之内,将美国三军总司令的作战命令传到分布在世界任何角落的美军连级以上的部队。同样,依靠这个“黑匣子”里面的专线,尼克松总统在访华期间与中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可以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通过美国在太平洋上空的通信卫星,传回到美国的千家万户。
       最先注意到这个“黑匣子”的,是周恩来。
       尼克松访华的当晚,周恩来陪同尼克松一起看当天中美活动的录像。刚看了几个镜头,尼克松便指着录像对周恩来说,现在美国人民也坐在电视机旁看我们今天的活动情况。
       周恩来略为一惊:是吗?
       尼克松笑了,指着身边的安全军官黑格拎着的黑皮箱说,从我踏上中国领土的第一步起,我在中国每时每刻的活动情况,便全都由它记录在案。它所记录下的信息送给卫星地面站处理,然后再通过我们天上的通信卫星,将这儿的每一个活动细节随时传回美国。
       周恩来听后十分震惊,但表面上依然显得漫不经心。面对尼克松身边那个神神秘秘的“黑匣子”,周恩来当时没有再说什么,事后却急忙找来有关人员,对“黑匣子”之事进行了认真的询问。
       有关人员把“黑匣子”和卫星地面站的有关秘密详细地向周恩来作了介绍,最后不无遗憾地说了一句:“可惜的是,天上现在还没有我们中国的通信卫星!”
       周恩来一下沉默了。
       从第二天起,周恩来与尼克松在一起的日子里,眼睛总是有意或无意地看一看尼克松身边的那个“黑匣子”。
       周恩来的这一微小的细节,被机敏而细心的基辛格博士注意到了。基辛格博士很快将这一信息传给了尼克松。
       一次晚宴中,周恩来与尼克松频频举杯后,又一次谈到了那个神秘的“黑匣子”和卫星地面站。尼克松脱口说道:“我们这次带来的卫星地面站,到时就留给你们吧!”
       在旁的基辛格博士也趁机说道:“对,周总理先生,就留给中国作个纪念吧!”
       周恩来端起酒杯,笑了笑,说:“总统先生,我看还是卖给我们吧!”
       就这样,尼克松访华结束后,他随身带来的那个卫星地面站,便被中国买了下来,留在了北京电信管理局。
       本来,当年为了限制中国和苏联在某些领域的发展,按照国际巴黎统筹委员会的规定,像卫星地面站这样的设备,是绝对不能卖给中国的;但奇怪的是,美方这次竟然同意了。对此,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是尼克松为了缓解中美两国关系而表示的一点诚意呢?
       同年下半年,日本田中首相访华。和尼克松总统访华一样,田中首相也随身带来了“黑匣子”和卫星通信地面站。
       从未见过日本卫星地面站的中国人,如同从未见过美国卫星地面站一样,再一次大开了眼界,同时心灵也受到强烈的震撼与刺激。而后也和尼克松访华一样,等田中首相访华结束后,中国把日本带来的卫星地面站也想法买了下来,留在了上海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第一研究所。
       按当时国际巴黎统筹委员会的规定,日本的卫星地面站同样不能卖给中国。但历史常常就是这样的有趣——田中首相居然也同意了——日本和美国一样,第一次向长期受压的中国显示了少有的大方。
       两个卫星地面站的购买,为中国日后卫星地面站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至少,它为中国的领导人和专家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缩短了中国卫星地面站研制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