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成长]一生做好一件事
作者:格 林

《青年文摘(绿版)》 2006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从初中生到蜚声国际的珠心算教育专家,从中国乡村教师到马来西亚教育部顾问,徐思众说自己的成功秘诀就在于:一生做好一件事!
       结缘珠算
       徐思众1961年生于浙江慈溪农村,自小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辍学务农。18岁时,他顶替父亲当上了村办小学老师,成为吃商品粮的城镇居民,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转折。
       一天村里开会,徐思众刚好去了。村会计顺手推给他用了多年的算盘,让帮忙算算各家各户要分配的粮食和工分。徐思众看着又旧又破的算盘,手足无措。会计惊疑地问他,你不会打算盘呀,亏你还是个小学数学老师,那你怎么教学生的?徐思众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
       徐思众深受刺激,回家后便让父亲教他打算盘。打这以后,每天一回家,他就坐在饭桌边,连学带练直至深夜。他一边拨算珠,一边背口诀……渐渐地,拨珠的速度越来越快。好像真的有缘,他一摸上算盘,就疯狂地迷恋上它。只要有空,手指就不由自主地在上面拨拉。在他眼里,算盘是天下最神奇的东西,那小小的珠子,只要手指轻轻拨动,就能演算千千万万。
       徐思众开始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学习珠算,并在学校支持下成立了珠算课外兴趣小组。每天一放学,兴趣小组的七八个孩子都自觉地拿出小算盘劈劈啪啪地打,徐思众则边教边观察,探索新的教学法。
       学生们很争气,每逢重大数学考试、珠算比赛总是名列前茅,而徐思众也在珠算教学上有了些名气。可任何事物总有极点,就像跳高运动员跳到一定高度,哪怕再增加一厘米也很困难一样,再要提高拨珠速度几乎不可能。还有什么办法突破昵?
       一天,徐思众偶然过河,微风吹来,河水泛起层层波浪,一个农民正悠悠地摇橹过桥。看到这一幕,他灵机一动,想到算盘好比桥,试题纸就是小船;如果在算盘两头垫上木条,让试题纸在算盘下前后移动而不会被压住,这样就节省读题时间,运算速度岂不大大加快?
       学生们试着用这种方法,果然奏效。1982年,浙江省珠算比赛,他的学生们都背着木板上阵,在场的人都很纳闷儿。比赛开始,大家看到他的学生都把木板垫在算盘下,答题时试卷在算盘下自由地向前移动,恍然大悟,由衷地称赞:“好办法!”
       算盘进到脑子里
       利用行舟过河原理提高珠算速度只是一个机械的办法,徐思众还想通过改革运算方法来提高速度。他买来70多本珠算方面的书籍,猛攻理论,发现问题就写信或登门向珠算前辈专家请教。
       一天早晨,他的学生许丽明随父亲买菜。摊主一报完菜价和斤两,许丽明就脱口说出总价,与摊主用计算器算出的结果完全一样。许丽明的父亲吃惊地问女儿:“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许丽明说:“我整天练算盘,练着练着,脑子里像有算盘似的。一接触到数字,结果就出来了。”
       做父亲的非常兴奋,回到家就给徐思众打电话:“徐老师,我家丽明学算盘学得可神了,不用算盘就能算出结果,还又快又准。她说算盘已经进到脑子里了。”瞬间,徐思众的灵感进发了:在脑子里打算盘!头脑中有一面算盘的图像,演算时把数字迅速“映像”成算珠,在大脑中按照珠算运算模式,好像通过拨珠计算。徐思众把这种珠算和心算相结合的方法取名为“珠脑结合计算法”,业界称为“珠心算”。珠心算比概念心算、笔算式心算的数目位数增多,计算的范围扩大,而且计算速度大大加快。
       其实在珠算发展进程中,已有不少人发现了珠心算现象。不过,只有初中学历的徐思众,僻居信息不畅的乡村,却是凭借对珠算的痴迷和敏锐感知,自己捉摸出了珠心算。经过好长时间的钻研,他又创造出“珠算式心算教学法”:听数、计数训练学生的听记能力;看数、记数训练学生的看记能力;模拟拨珠训练学生在脑子里产生算盘的映像,进行运算。徐思众培养出了一大批“神算子”,在国内外的各种计算技能竞赛中屡屡获奖。
       一时间,鲜花和掌声淹没了徐思众。他成为县里最年轻的政协委员,仕途看好。当“官”曾是多少出身低微的人一生的梦想,徐思众也有点犹豫了。后来,他想起父亲放弃当校长的机会时说过的话:我干不好别的,就擅长站讲台。徐思众明白了,自己也不适合当“官”,初中毕业,心里只有算盘,只想干好珠算这件事,也只能干好这件事。
       1987年,徐思众进入慈溪县财政局下属的珠算协会,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兴趣之中。为了把自己的经验上升到理论,让更多人受惠,徐思众开始了著述生涯。一个初中生,著书立说谈何容易?他“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潜心攻读国内外各种珠算专著,苦学古代汉语,钻研明代珠算家程大位的《算法纂要》;一页一页地啃下了近百万字的《大学数学手册》,吸收数理统计、运筹学等数学知识。在此基础上,他试着撰写学术论文,编写了一些讲稿和习题集。在财政局珠算协会期间,他业余撰写了三十多本珠算、珠心算方面的书籍。其中,代表作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心算大全》。
       把珠心算事业做到极致
       徐思众一直在思考,珠心算不仅是一种计算方法,更是开启儿童智力的一把钥匙。用双手拨珠计算可使儿童左右脑细胞得到更好开发,随着熟练程度的增加,大脑里仿佛装了一把隐形算盘,计算时各种数字在脑海里就化成了一颗算盘珠子上下跳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记忆力,增强注意力。在徐思众脑海中,一个念头渐渐由模糊到清晰:辞去公职,开创珠心算培训产业,开发少儿智力,让珠算这门古老技艺重新焕发生机。
       然而,这个想法首先遭到家人强烈反对:“你发疯了?财政局那么好的单位,别人想进都进不去。”徐思众不想让自己安逸得像一只忘记振翅高飞的鸟,顶着家庭的巨大压力,他决心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1996年,徐思众辞去公职,创办了“慈溪徐思众珠心算培训中心”。办第一个培训班时,没钱做广告,他想到了两个地方:一个是菜市场,那里人流量大;一个是公共厕所,人在如厕时,很容易注意眼前的东西。夜深人静,他骑上自行车,怀揣一堆广告宣传单去公厕张贴。凌晨3点,贴完广告,他就赶回来用小三轮车拖着木板广告牌去一个个菜市场,放在进口处,好让那些清晨买菜的人一眼看到。怕城管人员发现,8点前他又逐一将木板广告收回。广告效果不错,他一下招来了230个孩子!
       一天下午,徐思众到一所小学门口做调查。正值放学时分,看到一个个孩子背着书包鱼贯而出,他突然灵感闪现:书包不正是广告发布的最佳平台吗?第二天,他用第一笔培训利润买了一批小学生书包,每个书包都印上他的“神算子”商标、招生年龄、联系电话。书包成本不过15元,他给每位到培训中心来的孩子发了一个。随着培训班人数不断增加,背书包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后来,发展到慈溪的小学生比着要背徐思众的书包。
       接着,他开始把目光瞄向宁波、上海。几经周折,他的培训事业风生水起……
       梦圆马来西亚
       徐思众的代表作《中国心算大全》在台湾出版后,畅销东南亚。在马来西亚,盗印本铺天盖地,也让他名声大噪。1995年的一天,马哈蒂尔总理检查养子作业,突然发现他数学成绩进步很大,便向家庭老师了解情况。家庭老师解释说,主要得益于一位中国珠心算老师的书,并顺便说他最近要来马来西亚讲学。马哈蒂尔总理当即表示,想见这位中国老师。1995年3月17日,马哈蒂尔总理接见了徐思众。原定40分钟的接见,实际用了100分钟。马哈蒂尔总理详细询问了珠心算教学的情况,邀请徐思众来马来西亚开展珠心算教育。
       从此,这个浙江小个子成了马哈蒂尔总理的座上宾,成了他最好的中国民间朋友,先后正式会面12次。当地人说,徐思众是进入总理府次数最多的平民。
       回国后,徐思众撰写了一份详尽的珠心算推广计划书。第二次见到马哈蒂尔总理,他打开手提箱,里面是整整一箱100多万字的手稿。马哈蒂尔总理赞叹不已。此后7年间,他每半年就要去一次马来西亚,几乎走遍该国的每一个州。
       2002年10月1日,徐思众与马来西亚政府签署协议,成为马来西亚教育部珠心算教育顾问。他的工作是为马方培训国家级教师,年薪280万人民币。
       2005年9月,徐思众辞去在马来西亚的工作,又回到了中国。他有一个夙愿:为两亿多中国儿童早期智力的开发出力,让珠心算这个老祖宗留下的宝贝重现辉煌。
       在家乡浙江慈溪,在马来西亚,人们传颂着徐思众的成功传奇。他却说,纳鞋底,用锥子是最容易穿透的,自己的成功源自一个朴素的理念——用一生的时间来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
       是的,多少年了,徐思众就做了珠心算这一件事。
       (本刊原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