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人生]送什么礼最好
作者:蔚 泓

《青年文摘(绿版)》 2006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如果朋友准备挑选一种礼物送给你:一个价值400元,一个价值600元,你会更喜欢哪一个?
       绝大部分人的答案是:当然是得到600元的礼物。
       虽然合情,却未必合理。如果那个400元的礼物是你一直想买却又嫌贵的名片夹,而那个600元的礼物是件让你穿在身上嫌掉价的皮夹克,你还会挑那个600元的礼物吗?
       送礼已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环。遇到婚庆、节日、乔迁时,送什么样的礼物,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呢?
       按照行为经济学的观点,送礼的原则,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送大礼中的小礼,不如送小礼中的大礼;送有用的不如送没用的;送一次大礼,不如送多次小礼;让受礼的人自己选礼物,不如让他没有选择。
       “送大礼中的小礼,不如送小礼中的大礼”,这个原则讲的是,通过比较行为,产生“消费者剩余”大小的问题。接受礼物的人,往往会把你送的礼物,与同类东西在心里进行比较。一般来说,一个名片夹,便宜的不到10元,好一点的也就几十元,但400元一个的,就是名片夹里的高档货了。而一般人对名片夹的预期价格,最多也就是几十元钱,送他一个400元的名片夹,他的“消费者剩余”就是正的。
       而皮夹克在一般人心目中是比较高档的服装,稍好一点的都要上千元。送人一件600元的皮夹克,虽然花的钱比名片夹多,但也许人家并不领情,甚至会对你产生看法。人家会把你送的皮夹克,与高档的皮夹克作比较,越比较,越觉得你送的皮夹克太差,穿在身上不显档次。接受礼物的人,对一件皮夹克的最低预期价格,至少是普通皮夹克的价钱,比如是1200元,那么,拿到你送的600元的皮夹克时,他心里不仅没有获得600元礼物的喜悦,反而会觉得你轻视他,怎么会送如此低档的皮夹克呢?这时,他内心的“消费者剩余”就是负的。送礼送出这种效果,还不如不送。
       现在,结婚送红包的人很多,因为这样省事。那么,是不是送红包最好?经济学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送有用的不如送没用的,最好的礼物,应该是吃不掉、用不掉、送不掉也扔不掉的东西。如果你想让别人记住你在他结婚时送了多少钱的红包,那最“好”的方式就是你送的红包最少,但这恐怕不是你愿意被他们记住的方式。
       给人送礼,主要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留下好印象,且越深越好。有的人一次给别人送好几件礼物,然后,就长时间杳无音信。等到有事找别人帮忙时,往往会让人感到很惊诧。虽然又带着礼物去,但给人的印象却是临时抱佛脚,从而不领你的情。这还不如把礼物分成几次送,每次送一件,送的次数多了,相互之间熟了,真要找人家帮忙时,反而用不着送礼了。
       把几件礼物一次送出去,如果礼物太重,别人轻易还不敢接受,怕受之有愧。而且,接受礼物的人只获得一次快乐。而一次送一件,既符合一般交往原则,也使每一件礼物给收礼者带来的快乐程度最大化。
       许多人给别人送礼物的时候,都喜欢让别人从几样东西里挑一个,以为这样是表示对别人尊重。其实,让别人有选择,往往赶不上让别人没选择。当你把选择给了别人的时候,也把患得患失送给了别人。当人们面临从多种选择中挑选一个,存在多种比较时,往往觉得自己放弃哪个都不舒服。这是因为,人们常常是根据经济价值的大小而选择的,而经济价值大的东西,并不见得能够让他们开心。
       (姜雯摘自《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