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人生]当我行有余力的时候
作者:[美]刘 墉

《青年文摘(绿版)》 2006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有一年,我接受湖南卫视的邀请,做“有话好说”节目的特别来宾。
       据说那是大陆收视率前三名的节目,因为每集讨论的都是有争议的话题,所以总能引起很大的反响。
       当天的主角是一个上海著名大学的学生,他和他的弟弟从高中起就在外地念书,哥哥成绩很好,弟弟却不爱读书,于是弟弟辍学打工,帮助哥哥升学。
       哥哥顺利地进入名校,弟弟凑了大笔的学费支持哥哥去注册。就在注册当天,却有公安找上哥哥,说:“你弟弟犯了案,偷了钱,你必须配合我们把他抓到。”
       节目里,哥哥哭诉着:“对不起!弟弟!我实在没办法……实在没办法啊!他们围在我的四周,逼我拨电话……”
       弟弟接到哥哥的传呼,以为哥哥有急需,便匆匆地由河南老家赶到上海,岂知才进校门就被捕了。
       这个新闻经过上海媒体的大幅报道,引起许多争议,有人说哥哥是“大义灭亲”,有人骂哥哥是“忘恩负义”。在当天“有话好说”的节目中,几十位现场来宾也表示了不同的意见,甚至有女学生站起来赞美弟弟的伟大,说着说着,还激动得哭了起来。
       当事人的父母也到了,二老一边听,一边擦眼泪。
       “你去看你的儿子了吗?”主持人问做父亲的。
       “我去了。”
       “你看到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主持人又问。
       “我问他有没有受伤。”父亲回答。
       场上一片哄然,立刻有观众责备:“你应该把儿子臭骂一顿,甚至给他两下,怎么你不但不骂,还问他有没有受伤?”
       大家的视线转向我,要听我评论。
       我笑笑:“如果我是爸爸,我也会先问我儿子有没有受伤。”
       想起在美国念研究生时,同班有一对留学生情侣,两个人在同一家餐馆打工。有一天,女生端了一大碗汤上桌,手一歪,汤烫到了手,忍痛硬撑着把汤放上桌,却也泼出来一些,滴在客人的衣服上。
       客人叫了起来。在不远处服务的男生听到了,飞奔过去,看到女朋友的手烫得通红,赶紧拿餐巾为她擦,又拉着她进厨房冲凉水。
       正冲水呢,餐馆经理走进来大吼道:“你们两个,现在就给我滚!你居然不管客人,先管她,像什么话?”
       “我知道我错了。”那男生对我述说事情的经过时,叹口气,“可是在那一刻,我能怎么反应?我们都是平凡人哪!”
       十几年前应邀在台北仁爱路的一栋大楼里演讲。演讲的后半段,是问答的时间。
       有观众提到我参与的公益活动,表示赞赏,并且问我:“您未来有没有更大的参与慈善活动的计划?”
       “没有。”我笑笑,“因为我总是量力而为,当我的家人衣食无虞,行有余力,才去做。”
       问话的女孩子怔了一下,对我的答案很失望:“刘老师,您为什么这么讲呢?您应该说无论有没有能力,您都会去做啊!”
       我又笑笑:“因为我很平凡,我是凡人,不是伟人。”
       当天的情况,一直留在我心深处。接下来好多年,我虽然参与了更多的公益活动,但是常省思,我那一天是不是答错了,我是不是应该很豪爽地说:“我当然有许多计划,我要把慈善工作愈做愈大,钱也愈捐愈多。”
       但是怎么想,我都不认为我能那么答。我知道自己是平凡人,当我女儿在哭着喊饿的时候,我没有办法把仅有的食物送给别人。当时我的书才刚刚开始畅销,我也不敢说自己能被读者“宠爱”到什么时候。
       直到最近,看了道教经典《修身宝璧》,我的心情才得到平复。其中《施报篇》谈到行善,有一段说得很妙——
       “富贵的人借口自己只有中等的能力,而不行善,是不对的。借口自己穷,更不对。但是相反的,贫穷的人,硬要摆场面,而勉强学富贵者也不对。当你供养父母、安顿妻子还做不好的时候,硬是去外面行善,反而是罪过了。”(语译)
       看动物影片,海边成千上万只塘鹅,构成一大片灰灰白白的图案。而那“爸爸鸟”、“妈妈鸟”到海上找到食物,都得不断盘旋,找到自己孩子所在的地方,才往下降落。
       每次看到这种画面,我都会想,它们怎么就不会搞错呢?那下面密密麻麻的小鸟,看来都是一样的,它们怎么能认出自己的孩子呢?
       每次看鸟类,伸着脖子,一口一口呕出藏在喉咙深处的食物喂小鸟,我都会想起母亲生前常说的一句话——
       “一畦萝卜一畦菜,各人养的各人爱。”
       可不是吗?如果我是那个去监狱探视的父亲,如果我的妻子是那端汤的女侍,在那一瞬间,我也会问那句话——
       “你有没有受伤?”
       我很平凡,我不伟大,我愿意分享我的爱,我愿意帮助普天下的人,但是总在我行有余力的时候。
       (袁丽摘自《台港文学选刊》200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