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品味]为“四郎”哭泣吧
作者:龙应台

《中外书摘》 2006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任何图表和统计都可能有欺骗性,任何学说都可能被推翻,这些学都以现代性作为衡量文化价值的标准,是否偏颇,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但是韦伯和被韦伯所影响的学者们显然都希望为文化的重要找出一个科学的甚至可以量化的方法,来解释文化的重要。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可能找得出一个百个方式来回答“文化为什么重要”这个问题,但是我愿意从一场戏说起。
       有一天台北演出《四郎探母》,我特别带了85岁的父亲去听。从小听他唱“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浅水龙,困在了沙滩……”老人想必喜欢。
       遥远的10世纪,宋朝汉人和辽国胡人在荒凉的战场上连年交战。杨四郎家人——壮烈阵亡,自己被敌人俘虏,娶了聪慧善良的铁镜公主,在异域苟活15年,日夜思念母亲。悲剧的高潮就在四郎深夜潜回宋国探望老母的片刻。卡在“汉贼不两立”的政治斗争之间,在爱情和亲情无法两全之间,在个人处境和国家利益严重冲突之间,四郞跪在地上对母新痛哭失声:“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
       我突然觉得身边的父亲有点异样,侧头看他,发现他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父亲16岁那年,在湖南衡山乡下,挑了两个空竹篓到市场去,准备帮母亲买菜。路上碰见国民党政府招兵,这16岁的少年放下竹篓就跟着去了。此后在战争的炮火声中辗转流离,在两岸的斗争对峙中创仓皇度日,七十年岁月如江水漂月,一生不曾再见到那来不及道别的母亲。
       他的眼泪一直流。我紧握着他的手。
       然后我发现,流泪的不只他。斜出去前一两排一位白发老人也在拭泪,隔座陪伴的中年儿子递过纸巾后,将一只手环抱着老人瘦弱的肩膀。
       谢幕以后,人们纷纷站起来,我才发现,啊,四周多是中年儿女陪伴而来的老人家,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着轮椅。他们不说话,因为眼里还有泪光。
       中年的儿女们彼此不识,但是在眼光接触的时候,沉默中仿佛已经交换了一组密码。是曲终人散的时候,人们正要散走四方,但是在那个当下,在那一个空间,这些互不相识的介一个温情脉脉、关系紧密的群体。
       在那以后,我陪父亲去听过好几次的《四郞探母》,感情的疗伤,社区的礼拜。
       从“四郞探母”,我如醍醐灌顶似地发觉,是的,我懂了为什么《伊底怕帕斯》能在星空下演两千年仍让人震撼,为什么“李尔王”在四百年后仍让人感动。
       文化,或都说,艺术,做了什么呢?
       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少小离家老大不回的老兵们从四郞的命运里认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处境,认出了处境中的残酷和荒谬,而且,四郞的语言——“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为他拔出了深深扎进肉里无法拔出的自责和痛苦。文化洗了他的灵魂,疗了他的伤口。
       它使孤立的个人,找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孤立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属感
       它使零散、疏离的各个小撮团体找到联结而转型成精神相通、忧威与共的社群。“四郞把本来封锁孤立的经验变成共同的经验,塑成公共的记忆,从而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凝聚了社会的文化认同。白发苍苍的老兵,若有所感的中年儿女,原本不属于这段历史的外人,在经验过“四郞”之后,已经变成一个拥有共同情感而彼此体谅的社会。
       (摘自《文化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