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热读]穷人缺什么
作者:古 古

《青年文摘(绿版)》 2006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穷人缺什么?穷人最缺的不是财富,而是创造财富的能力。
       素质创造财富,素质决定人生,穷人最大的资源是你自己。
       你会抓住了一块面包就不松手吗?
       穷人最缺的是什么?是钱!
       缺钱给穷人带来深重的苦难,钱成了穷人生活的重心,成了一个巨大的诱惑。然而对钱过分关注,容易忽视钱以外的东西,结果,穷人所得甚少,失去甚多。
       饿怕了的人常常养成饥饿思维,抓住一块面包不肯松手,即使已经吃饱,还是忍不住囤积,生怕重新回到饥饿的日子。人只有一双手,既然抓满了面包,便腾不出手来抓其他东西,结果再努力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
       缺钱就可能导致缺志。只有小算计,而无大志向,眼光盯着琐屑的日常生计,激情消耗在太具体的事情上,鸡毛蒜皮,婆婆妈妈,得小惠而大喜,还以“知足常乐”自慰。久而久之,穷人不仅缺钱,还缺钙,整个人的精神都变软了。
       你与信息化有接口吗?
       穷人从来就是作为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存在。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是离不开劳动力的,所以穷人还有他自身的价值,富人还在某种程度上依赖穷人。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人力越来越被机器所替代,穷人的生存空间就越来越狭小。
       现代化对穷人来说并不全是好事,现代化有可能使穷人的处境更加危险。
       记得刚开始修高速公路时,沿线的人都欢欣鼓舞,等到修好了才知道,就算路从你门前经过,如果不开路口,没有接点,你就只能当个高速公路的守望者,除了多吃些尾气,多听些噪音,又能得到什么好处?
       不仅如此,你的经济反而萎缩,因为你不再是交通要道了,也不再是繁荣的驿站,你离人流、物流、信息流反而更远。越高等级的路越是如此,要提高速度必须沿途封闭,直线沟通的结果便是淘汰直线之间的人。
       信息社会人人都在憧憬奇迹,我们听到不少人一夜暴富的神话,都为此而激动,却没有想到,这同时也意味着,不少人可能一夜暴穷。高速公路最大的受益者,是那些有接点的大城市。同样,在网上穿梭的信息快车,也并非每个人都能搭上。占据着信息制高点的人会魔术般壮大,而徘徊在一个个接点之间的人们,却会沦为盲点,以同样的速度衰落。
       在这个时代,生存的严峻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紧迫,没有这样的意识,你就只能被淘汰。
       现代化,正是穷人们日夜憧憬的现代化,有可能使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因为有了机器,穷人惟一的资源——体力,也变得不值钱了。穷人如果没有危机意识,富人们将更多地占据信息的主干线,整个社会的财富,也将被他们更便利、更快速地夺去。
       你想买米还是想买碗?
       想挣大钱,至少要有个基本的理念,就是必须让别人去为你挣钱,靠自己一双手,你就是累死也只能糊口。
       如果把生意场比喻成大粮库,里面有许多路径,门、窗、墙,也有许多粮食。要取出粮来必须熟悉道路,懂得规则,付出努力。然后当你打通所有关口,站在粮食堆前,有碗的人舀出来的是一碗米,有桶的人取出的是一桶米,有车的人拉出的是一车米,而只有一双手的人则只能得到一捧米。买碗、买桶、买车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可能都是不小的投资,而且有了这些工具不一定能找到米装进去,这种投资实际上带有很大风险。所以大多数人宁肯买米,一点一点囤积起来,最终也能成一个小财主。这种人,在企业中他们会是一个很好的员工,靠双手勤劳致富,但却不是具有发展前途的老板。
       另一种人只要有了多余的钱,就不断投资,扩大企业规模,建立新的组织机构,把碗换成桶,桶换成车,车换成车皮,以求装到更多的米。当然结果也有两种,一是他的容器确实都装满了,那么他是一个成功的大老板;二是容器装不满,铺了很大的摊子,收获很小的利润,入不敷出,那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空架子,投资也就是失败的投资,最多得到一个悲壮的评语。
       要想在生意场上出人头地,惟一的办法,就是把碗做大。要不要把碗做大,是个战略问题;如何才能把碗做大,则是个战术问题。
       人人都想让别人为自己赚钱,可是别人凭什么为你赚钱呢?人都不是傻子,他帮你做事,必定是有求于你。所以你得对别人有用。
       不付出就不要想得到,你只知道自己挣钱,挣了钱就揣在兜里,生怕掏一分钱出来,你这一辈子就只是个打工的命。要让别人为你打工,这是职场实质所在。而要做到这一点,你自己得有码头。码头修好了,自然有船来靠。
       你掰过几次玉米?
       人往往觉得已经到手的不是最好的,凡是有机遇路过,都想一把抓住,创造一个奇迹。
       其实真正的机遇是很少的,一生中可能就只有一两次。千辛万苦开了头,却不能坚持下去,一辈子都在追寻,一辈子都在选择,等到发现已经快走到人生尽头,才像那掰玉米的猴子,随便对付一个了事。
       人生就是这样不公平,那两只赚钱的股票也许并没有消耗你多少时间,另外八笔赔钱的买卖,却让你殚精竭虑。所以把一件事情做透,是成功人生的捷径,不要以为机会遍地都是,人一辈子大量的活动其实都只是铺垫,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只有几次。当你抓住一个机遇时,再难也不要松手,也许完成这一件事,就奠定了一生的价值。
       重要的不是决定要做什么,而是决定不做什么。不做什么是为了等待那要做的什么,一旦决定要做,就一定把它做透。
       你找到“中央台”了吗?
       做一个大生意和做一个小生意,费的口舌往往是一样的,不要认为小生意好做就选择它,很多时候两者花的工夫一样多。是否做一件事,选择的标准不应是大小,而是看自己是否适合。
       中央电视台的许多主持人都是从地方台挑去的,当年他们在地方台时,当地的观众也没有觉得他们有多么出众。但去了中央台,渐渐就气度不凡了,如果再与过去的同事同台主持,真的就不一样了,让人刮目相看。
       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丰富的潜质,你所面临的挑战越大,对自己的潜能挖掘得越充分,就越可能有非常的建树。一个人的思维和气质常常是由他所从事的工作打磨而成的,并非他刻意如此,而是每天所接触的人和事,每天必须思考和处理的问题,培养出了一种个人风格。
       环境会给每个人打上烙印。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常常不是基于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而是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而改变的。当别人认为你是重量级的人物时,他的态度谦卑,你就不知不觉气宇轩昂;而当周围人都觉得你无足轻重,你自己要么畏缩,要么激愤,都难有大度雍容的感觉。 人生如同一场戏,既然都是唱,都要花费力气,还不如选个大舞台、好角色,痛痛快快演一场。
       你还在等“万事俱备”吗?
       行动才有结果,这原本是简单的道理,但越简单越做不到,很多人的理由就是等条件成熟。一个项目,特别是大项目的实施,确实需要很多条件,做一个项目,往往更多的精力是花费在准备工作上。这就难坏了不少人,让很多的灵感胎死腹中,让很多的项目不了了之。
       其实,生意是做出来的,如果要等条件成熟,也许永远不会成熟。事情都是变化的,一味地等,可能旧的条件还没达到,新的要求又冒出来,好摊子也拖烂,烂摊子拖得更烂。
       灵感是一笔财富,但要把这笔财富装进自己的口袋,惟一的办法就是去做。做起来再说,边做边寻找机会,边做边创造条件,边做边修正,边做边完善。总之,事情是做出来的,只说不做,一切免谈!
       (郭喜珠摘自《穷人缺什么》,当代中国出版社,杜凤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