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史事]两份内容截然相反的电报
作者:傅 华

《中外书摘》 2006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俄罗斯方面公布的1950年10月2日毛泽东给斯大林的电报,同我国公布的毛泽东同一天给斯大林的电报内容完全相反、相互矛盾。俄国学者对中国发表的电文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中国学者沈志华对此进行考证以后,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1950年9月15日美国军队在仁川登陆以后,朝鲜战争的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9月28日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经过激烈争论后,朝鲜领导人一致认为汉城陷落后已无法阻挡联合国部队越过三八线,而一旦敌人越过三八线,朝鲜人民军也无法进行任何有效的抵抗。因此,政治局一致同意要求苏联和中国立即提供直接的军事援助,并通过了给斯大林和毛泽东的两封正式求救信。斯大林则向毛泽东提出派出志愿军到朝鲜的问题。
       1950年10月2日,毛泽东就中国向朝鲜派出志愿军的问题给斯大林发了电报。这个电报被收录在1987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中。
       中国公布的电报说:
       (一)我们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和美国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援助朝鲜同志。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因为如果让整个朝鲜被美国人占去了,朝鲜革命力量受到根本的失败,则美国侵略者将更为猖獗,于整个东方都是不利的。
       (二)我们认为既然决定出动中国军队到朝鲜和美国人作战,第一,就要能解决问题,即要准备在朝鲜境内歼灭和驱逐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侵略军;第二,既然中国军队在朝鲜境内和美国军队打起来(虽然我们用的是志愿军名义),就要准备美国宣布和中国进入战争状态,就要准备美国至少可能使用其空军轰炸中国许多大城市及工业基地,使用其海军攻击沿海地带。
       (三)……我们认为最不利的情况是中国军队在朝鲜境内不能大量歼灭美国军队,两军相持成为僵局,而美国又已和中国公开进入战争状态,使中国现在已经开始的经济建设计划归于破坏,并引起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一部分人民对我们不满(他们很怕战争)。
       (四)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决定将预先调至南满洲的12个师于10月15日开始出动,位于朝鲜的适当地区(不一定到三八线),一面和敢于进攻三八线以北的敌人作战,第一个时期只打防御战,歼灭小股敌人,弄清各方面情况;一面等候苏联武器到达,并将我军装备起来,然后配合朝鲜同志举行反攻,歼灭美国侵略军。
       (五)……敌有制空权,而我们开始训练的一批空军要到1951年2月才有300多架飞机可以用于作战。……
       很明显,在这个电报里,毛泽东接受了斯大林向中国提出的派出志愿军的建议,同意立即派出中国志愿军援助朝鲜。几年来,历史学家在研究中广泛引用这个文件,人们普遍认为当时中国就表示了同意出兵的意见,至少毛泽东本人已经决心派中国军队参与朝鲜战争。
       1995年12月在华盛顿举行的一次关于冷战问题的学术讨论会上,俄国学者公布了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收藏的另一封10月2日毛泽东给斯大林的电报,毛泽东在这封电报中列举了数条理由说明中国暂时不能派出军队参与朝鲜战争,从而拒绝了斯大林的要求。美国几家报纸立即报道了这一消息。
       俄国公布的电报说:
       ……我们原计划当敌人前进到三八线的时候派几个师的志愿军到北朝鲜为朝鲜同志提供援助。然而,经过全面考虑,我们现在认为采取这样的行动可能会承担极其严重的后果。第一,派几个师的兵力解决朝鲜问题非常困难(我们的部队装备很差,与美国军队作战没有取得军事胜利的把握),敌人可能会迫使我们后退。第二,这样做很可能会导致美国与中国的公开冲突,其结果苏联也会被拖进战争。这样,问题就变得十分严重了。
       中共中央的许多同志认为对此表示谨慎是必要的。当然,不派军队援助对于正处在如此困难之中的朝鲜同志是很不利的,我们自己也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但是如果我们派去几个师,敌人又迫使我们后退,同时还导致美国与中国的公开冲突,那么我们的整个和平恢复计划就会遭到彻底毁灭,这会引起国内很多人的不满(人民受到的战争创伤还没有恢复,我们需要和平)。因此,目前最好还是耐心一些,不派出军队,同时积极准备我们的力量,这样做在把握与敌作战的时机上会更为有利。
       由于暂时的失败,朝鲜可以把斗争的形式改为游击战。
       我们将举行一次中央会议,中央各部门的主要同志都要出席。关于这个问题还没有作出最后决定,这是我们的初步电报,我们希望与您商量。如果您同意,我们准备立即派周恩来和林彪同志飞往您的疗养地,与您谈这件事,并报告中国和朝鲜的局势。
       俄罗斯保存的这份档案公布后在国际史学界引起了一番不小的争论。1996年1月在香港举行的“冷战在亚洲”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这个问题又成为学者们的热门话题。俄国学者根据俄国档案认为,毛泽东的电报表明中国领导人对出兵朝鲜表现出“犹豫和缺乏信心”,“中国立场意想不到地改变”了。同时,还对中国发表的文件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对比中国和俄国公布的这两封时间相同而内容完全相反的文件,俄国学者认为俄国文件绝不可能是“精心制作的伪造品”,而中国公布的文件则“是不可靠的:它或者是不准确的,或者是未发出的,或者是日期有错误”,甚至不能排除“中国当局为了表现他们认为的在意识形态和政治上更正确的历史看法,改动或歪曲了文件内容”的可能性。还有学者推而广之,认为俄国档案的公布提出了“出现在官方批准的中国文献及后来学者著作中的毛泽东1950年10月2日至14日电报是否可靠甚至是否真实的问题”,并以此提醒人们“应该对中国关于毛泽东决定参与朝鲜战争的文献格外小心地对待”。
       这两封电报互相矛盾,然而两封究竟是一前一后,还是一真一假?沈志华查阅了大量的史料,经过了认真的调查和分析,他提出,这两封电报都是真实的,只是中国档案馆中保存的是毛泽东本人起草但一直未发出的电报,而俄国保存的则是苏联大使罗申与毛泽东会谈后向莫斯科发回的转述毛泽东谈话内容的电报。而毛泽东与罗申会谈时,中国内部并没有就向朝鲜出兵问题取得一致意见,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不可能以一个十分肯定的语气与苏联人进行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