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保温瓶
作者:刘炯朗

《青年文摘(绿版)》 2005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hspace="15" vspace="5" align="left">
       在一个电视节目上,主持人问:“你认为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发明是什么?”
       第一个人说:“电视。因为电视可以让我们看到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事情。”
       第二个人说:“飞机。因为飞机可以迅速地把我们带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
       第三个人说:“保温瓶。”
       主持人为之愕然。第三个人接着解释说:“你把热的东西放进去,它知道替你保热;你把冷的东西放进去,它知道替你保冷。你从来不用告诉它保热还是保冷,它都自动会知道,那实在是了不起。”
       这当然是一个笑话。当我们把热的东西放在保温瓶里头,保温瓶不必、也不会生一把火来保热;当我们把冷的东西放在保温瓶里头,保温瓶不必、也不会激活冷冻的装置来保冷。其实,保温瓶提供的只是一个隔离外界温度影响的环境,让热者恒热,冷者恒冷。
       有人问一个大学校长:“进了你们大学的学生,对科学有兴趣和才华的,你们培养他们成为诺贝尔奖得主;对商业有兴趣和才华的,你们培养他们成为大企业家;对文学有兴趣和才华的,你们培养他们成为名作家。你们怎样知道他们兴趣和才华何在?你们怎样按照他们的兴趣和才华去培养他们?你们真是一所伟大的学校。”大学校长笑笑回答说:“学校只不过是一个保温瓶而已。”
       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学生能够依照他的兴趣,尽量发挥他的才华。所以,教育最基本的责任,就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让他自由成长,不受到干扰、压抑和阻碍。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也只需要扮演一个功能良好的保温瓶的角色。
       说到这里,大家马上的反应是:目前考试挂帅的教育制度,对一个学生学术的成长,的确没有尽到呵护之责,也带来了很大的干扰。考试不要考的东西,老师不教,学生不学;考试要考的东西,老师反复地填灌,学生在课堂上、补习班里反复地吞塞。公式、事实、数据必须强记;了解、欣赏、创作大可不必。延伸而来的是呆滞刻板的课程内容,过分繁重的课业要求和极端量化的评估制度。学习的热忱,尽被打入冷宫,“酷”(cool)的思路和观念,也都蒸发掉了。
       但是,目前的考试制度,只不过是过分短视和功利的价值观的一个产品而已。重名气而轻实质,计较学位和分数而漠视学问和能力,强求速成而不愿意深耕。读法律和政治,是为了当权贵;读财经和企管,是为了发大财;读工程技术,是为了过平稳安定的生活,甚或摇身成为科技新贵。当年以镀金为风尚的时候,只要有出国的机会,读什么都可以;今天出国求学有如充军异域,读什么都不值得。这样一来,炽热的心就会冷却下来,冷静的头脑也变得困惑和迷惘,剩下来的只是一缸半冷不热的温吞水了。
       结合了正确的价值观和方向,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就是一个保温瓶,一块清净土,一个安乐窝,让学生的兴趣和才华,自由、自在、自然、自主地发展。但是,这个环境并不是一个枯瘠荒凉的环境,相反地,良师和益友,完善的图书和仪器的配备,充分的参考资料和信息,都是发挥保温功能的要素。这个环境也不是一个浑噩懒散的环境,相反地,高度的挑战,严格的要求,关注和督促,信心和鼓励,都是发挥保温功能的要素。这个环境也不是一个与外界绝缘的环境,相反地,与社会的沟通结合,理想和现实的平衡,长远的目标和立竿见影的时效的兼顾,都是发挥保温功能的要素。
       大学校长接着说:“制造一个保温瓶,远比制造一台电视或者一架飞机来得容易。办教育本来就是蛮单纯的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