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知识]0~3岁——不可错过的教育黄金期
作者:刘 畅

《中外书摘》 2006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婴儿一生出来,脑部恰似一张白纸,要有外界足够的听、视、触觉等感官的刺激,各种功能才会渐渐发达,刺激得越多,发展得也越快。但是,这种快速发展的时间并不会持续一生,它只存在于出生后短短的几年内,其中又以0 ~ 3岁之间为黄金时机。
       据大脑生理学家们的研究报告指出:儿童的智力和性格,从出生到3岁,就已经完成了60%(每年成长约20%),而且这3年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到了6岁,脑细胞的组织完成了80%(每年约成长10%),在这一时期若能以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教导音乐、语言、文字或者绘画活动,才会有明显的进步。从6岁到8岁,这两年脑部的发育达到了90%(每年为全部成长的5%)。也就是说儿童要进小学一年级时,聪明与否,大致上就已经决定了。只要看看前面的统计数字,不难发现一个结论:0 ~ 3岁之间,实为形成期中最重要的时期,假如不能把握这个时期,年龄愈长,启发、培养的功夫就会愈费力,效果也就愈差了!
       蒙台梭利在20世纪初期就已经提出3岁前教育,甚至她也强调两岁以前更重要。因为,两岁是迈向3岁的前站,假如前站没有播下良好的种子,又怎能期待下一步开出灿烂的花朵呢?而且约50%的智力既是定于两岁,也可见从出生到两岁这短短的两年间,是何等的珍贵了!
       鉴于这个发现,蒙台梭利更追本溯源地往上寻根,她认为:“孩子从生命之初就不仅开始有了肉体,也同时有了精神,孩子是同时拥有精神生命与肉体生命的。”因而,她提出了在当时极为超前的想法:生命的开始既是始自受孕的那天,幼儿教育也该从那一天就开始(胎教)。
       既然人类的脑细胞数目一样,蕴含的潜能也就大致相同,那智愚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据Jencks的研究指出: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遗传大约占45%,环境(后天经验)占35%,遗传与环境交互联合作用占20%,所以除了遗传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外,后天环境的影响占着更为主要的地位,遗传的特质决定了人类的天赋资质(约占45%),而后天环境和后天的经验更有助于增进智慧潜能的推展,因为脑的极微细胞,不同于一般物质,它是越用越灵活的。不经磨练的大脑,只有反射运动及本能活动而已!
       所以,一个生下来就资质优异的儿童,假如缺乏后天良好的教养,他的成就也就“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发展非常有限了。
       人类运用潜能的比例,也可以看出智愚的分别程度。据精神科医师指出,普通人只使用了潜能总数的4%,高智慧所谓“天才”的人,却使用着更多的潜能比例,父母如果能够帮助孩子充分开发潜能,我们可以说就是“制造天才”了。
       由于蒙台梭利看到了这个现象,所以她主张以“提早教育”和“感官训练”,来开发潜能。她终其一生地设计出符合儿童不同阶段的各类教具,使儿童借着亲自操作的机会,提高基本智力,同时也达到开发潜能的目的。
       然而,为什么她会侧重感官训练呢?因为人类的学习始自感官(视、听、味、触、嗅等五觉)的直接接触(具体),例如一生出来就会吸吮,小孩子喜欢以手去摸东摸西(由具体到抽象),所以,增加智力的第一步就是培养孩子感官机能的敏锐性。
       现代各派心理学共同断言,幼儿时期是身体变强期、心理奠定期、精神奠基期、人格形成期。大多数成人的基本情况、心理状态、行为趋向及其他问题,都始于幼儿期。蒙台梭利“吸收性心智”的有无把人生的幼儿期和其他时期划分开来。幼儿期工作的重要性超过其他时期的教育,在那里有着成人心理与行为方式的几乎一切秘密。虽说俗语有“3岁看大、7岁看老”的经验之说,但从文化与知识中证明它却是人们几千年文明史后的当代发现。因此,幼教工作者应当是最好的专家。但人们所做的正相反:对幼儿教育的力量投入最差。做幼教工作的人,又似乎总是逊于其他事业中的人,这就使人类自身的发展速度放缓。
       近20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大脑生理学家的研究,证明了蒙台梭利所说“人到3岁时在智力和性格上已经定型了60%”的道理,也使我们知道了她说“两岁以前更重要”的原因。所以,我们在孩子的童年,假如不培养健全的人格,又怎能期待他长大后能够拥有健康成熟的处事态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