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知识]走进克里姆林宫
作者:李同成

《中外书摘》 2006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头号人物的保卫工作
       克里姆林宫对头号人物的保卫工作十分重视。从前,沙皇的保卫是御前侍卫,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保镖”,后来建立了沙皇陛下的护卫队。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之后,列宁住进克里姆林宫,传统的保卫工作发生变化。当时出于阶级斗争的考虑,没有任用沙皇时代遗留下来的经验丰富的警卫人员,而是从红军中选拔了一批政治上可靠的军人担任警卫,后来以此为基础发展成为斯大林的保卫总局。到勃列日涅夫时期,将保卫总局改为独立团,隶属国家安全委员会,安全人员持续增加,到1991年达到1万多人。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提高保卫人员的质量,曾吸收一部分知识层次较高的人员担任保卫工作,连海、陆、空军也参加了保卫工作并运用了卫星材料。
       独立团对成员的选拔十分严格,每隔半年,有关部门要到全国选拔一次,重点考察道德素质和身体状况。当选人一定是品学兼优,不得有任何刑事记录;身体健康,身高不低于180厘米。在独立团服役是绝大多数应征入伍者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是,每隔半年,只能有36人进入独立团。
       1991年“八一九”事变期间独立团陷入复杂境地,因为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就是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领导人之一。“八一九”事变平息后,戈尔巴乔夫将该团收归自己指挥。从此,该团就改名为“总统团”。
       总统团共有十个连,第一连原来有一项“特殊任务”,就是保卫列宁墓,称为一号哨位。1993年10月6日下午4时,撤销了一号哨位,最后一批哨兵从后门离开了列宁墓,沿着有雉堞的围墙回到了克里姆林宫总统团驻地。该连除保卫总统外,还有两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迎送外国领导人和参加外国大使递交国书仪式。
       总统团其他九个连各有明确的任务,这是国家机密,不为外人所知。
       以前头号人物出行要实行戒严,所经过的路线一律开绿灯,前面有警车开道,后面有护卫车尾随,浩浩荡荡,十分威风。群众对此强烈不满,从20世纪80年代末改变了这种做法,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在不戒严的情况下,加强警卫,以保证头号人物的安全。
       克里姆林宫的“卫士”——老鹰
       克里姆林宫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宫殿,给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克里姆林宫每位新主人都为它的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贡献最大的当数勃列日涅夫。1973年他曾下令拨巨款,对克里姆林宫进行了大修。大修后的教堂圆顶明光锃亮。但好景不常,成群结队的乌鸦每天都肆无忌惮地搞破坏,明亮的圆顶很快变得暗淡起来。
       克里姆林宫的乌鸦实在太多了,简直遮天蔽日,弄脏了历史遗迹,剥落了大教堂圆顶上的镀金层,特别是每天叫声不停,使得整个克里姆林宫不得安宁。以往这里的主人对乌鸦听之任之,国家领导人有一次在克里姆林宫举行宴会,各国外宾衣冠楚楚地出席宴会,有一位贵宾刚下汽车,乌鸦粪从天而降,落在贵宾的衣服上,主人十分尴尬,在外宾面前有失体面,遂决定采取措施驱赶乌鸦。现在克里姆林宫上空再也看不到乌鸦的踪影。
       头几年,安全部门工作人员打击乌鸦的措施收效甚微。最初,他们放空枪、拉警报,用各种办法吓唬它们。机灵的乌鸦很快就适应了,继续肆无忌惮地在克里姆林宫飞来飞去。工作人员甚至设计了捕捉器,里面放进诱饵,但乌鸦没多久就把捕捉器给啄坏了。
       1980年,当时的克里姆林宫卫队长绍拯尼科夫终于制订出一项用老鹰捕捉乌鸦的计划。养鹰经验丰富的鸟类学家参与了该计划的实施。克宫通往莫斯科河岸的幽静园从未向游人开放,因为两个很大的养鹰房就建在园内,警卫团哨所就设在这里,他们开始对老鹰进行训练,经过两年的训练,老鹰开始服役。
       现在克宫的乌鸦虽不能说已经绝迹,但越来越少。尽管克宫主人几经更换,但用老鹰抓乌鸦的传统始终未变。如今,在这里服役的两只老鹰,都被官方列入正式编制。警卫说,这两只老鹰能够消灭守卫地区的所有乌鸦,放一次老鹰,乌鸦就几个星期都不敢飞到克宫来。
       只有在高级官员和博物馆游客离开克宫的时候才会放鹰。因为任何人都不知道老鹰如何对待陌生人。老鹰的捕猎欲望极强,狐狸和羊羔都是它的抓捕对象。
       每当克宫空旷无人的时候,老鹰才从塔楼附近原来坐落着列宁纪念碑的地方起飞,前去执行任务。
       2001年服役的老鹰是雅库特驯鹰人几年前提供给克宫警卫团的。相对于现役老鹰,它们甚至不属于“祖父”辈,而是“曾祖父”辈。现在老鹰的身价很高,驯鹰人漫天要价,在市场上,一只老鹰售价达1万~1.5万美元,而能够“服役”的老鹰则高达2万多美元。
       克里姆林宫的勋章
       苏联堪称世界上勋章种类最多的国家,共有20余种,包括:列宁勋章,十月革命勋章,红旗勋章,胜利勋章,苏沃洛夫勋章,库图佐夫勋章,乌沙科夫勋章,纳希莫夫勋章,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勋章,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为祖国服役勋章,荣誉勋章,红星勋章,卫国战争勋章,人民友谊勋章,光荣勋章等。有些勋章还分三级。在这些勋章中,胜利勋章是苏军最高军功奖章,这是苏联高级将领梦寐以求的一枚勋章。
       我在莫斯科大街上,经常看到有些老年人胸前佩带着各式各样的勋章,他们都是为国立功的英雄人物。他们的身影不论在哪里出现,都会受到人们的尊敬,他们在市内乘车不买票,上车后乘客都会向他们行注目礼,主动为他们让座,以示敬意。苏联政府还规定,对他们乘火车实行优待,比如从外地来莫斯科,只买单程票即可。
       1943年10月,斯大林发布了关于拟定胜利勋章图样的指示,有关设计的方案是:勋章中央图案是列宁和斯大林的侧面像。但斯大林建议在勋章的中央以克里姆林宫为背景。斯大林还指示,勋章一定要用白金制成,也不要舍不得钻石。斯大林批准了勋章图样。11月8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了关于设立最高军功奖赏的命令。这是苏军专门为奖励在统帅和指挥战争中建有特大功勋的领导人和高级将帅而设立的最高级别奖赏。
       胜利勋章是用精雕细琢的白金制成,在中央五角星的上面写着“苏联”的俄文缩写CCCP,下面写着“胜利”的俄文字母。
       朱可夫元帅是获得这一荣誉勋章的第一人。曾与朱可夫长期共事,被人们认为与朱可夫同为斯大林的左右手、“双子星座”、地位仅次于朱可夫的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是获得此殊荣的第二人。
       斯大林是获得胜利勋章的第三人,是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1944年7月29日颁发的,以表彰他“在组织和实现红军的进攻,使德军遭到致命的失败,使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战局根本改变为有利于红军方面的卓越功绩”。
       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后,根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1945年6月26日的命令,苏联设立了“苏联大元帅”的军衔,并于同年6月27日将此军衔授予了斯大林,他同时荣获了“苏联英雄”的崇高称号和第二枚胜利勋章。但是,由于这次颁授没有经过斯大林的同意,消息就登在了《真理报》上,斯大林很不高兴,因此一直拒绝领取这第二枚胜利勋章。后来,他的战友们曾两次试图说服他同意接受这枚奖章,但都没有成功。差不多过了五年,有一次斯大林在别墅吃晚饭时,突然谈起那次颁奖的事来。1950年“五一”节的前夕,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第一副主席什维尔尼克才向斯大林授予这枚胜利勋章。
       除上述诸人外,在战争年代及其以后苏联还曾把这种高贵的勋章授予南斯拉夫的铁托元帅、波兰军队总司令日梅尔斯基元帅、欧洲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五星上将、英国蒙哥马利元帅和原罗马尼亚国王米哈伊一世等五个外国人。
       最后一位胜利勋章获得者是勃列日涅夫。是1978年2月被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的,而他自己当时正是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他被苏联老百姓嘲讽为“有为自己授勋的嗜好”的人。他爱好虚荣,爱听别人的阿谀奉承,对表面的荣誉和奖赏有奇特的癖好。他拥有的勋章和奖章比斯大林和赫鲁晓夫两人所得的加起来还要多,总共达200多枚。他死后,送葬行列中为他捧勋章和奖章的军官就达44人之多。
       1978年以后,胜利勋章再也没有授予任何人,直到1991年2月25日苏联解体,延续了48年的胜利勋章颁发条例随之自然失效。
       1994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布命令,批准设立新的俄罗斯联邦勋章,并颁发了相应的条例;1995年6月1日,叶利钦又签署了一项命令,对俄联邦奖赏条例作了某些修改和补充,但都没有重新设立胜利勋章。
       头号人物“健康”的说法
       在克里姆林宫对头号人物健康的说法要从政治上去理解,一个被正式宣布患了病的领导人,往往是身体非常健康,而他的政治生涯已经临近终点;相反一位领导真正病了,并不宣布,只是召开某个会议时缺席,这倒使人对他的健康状况感到担忧。
       这种传统是从列宁开始的,列宁从1922年12月身患重病直到1924年4月逝世,官方对他的健康状况只字未提,只是宣布他很快就可以走上工作岗位。同样,勃列日涅夫和随后的安德罗波夫及契尔年科因长期生病而不露面但被说成是患了“感冒”。相反,赫鲁晓夫尽管身体很好,却在1964年一次宫廷政变中宣布他由于“健康原因”提前退休。
       1991年发生的“八一九”事件,政变者突然宣布戈尔巴乔夫身体不舒服,正在克里米亚休养,说他在政坛干了这些年感到很疲劳.需要有时间来恢复一下体力。
       叶利钦患有心脏病,这在俄罗斯已是公开的秘密,1994年12月10日,即在俄军开进车臣的前一天,叶利钦突然住进医院,官方宣布说叶利钦接受了一次鼻部“轻微手术”。1995年7月,叶利钦再次住院时,克里姆林宫才第一次宣布他患了“心脏病”,总统的发言人说,总统只住“几天”医院,可是总统在医院住了两周,出院后又休息了两周才开始工作,这时才说他是“心脏病发作”。当叶利钦在10月底再度被紧急送进医院时,发言人说,他的情况“没有7月份那么重”,医生出面作证说,他一分钟也没有失去知觉。一听这话,人们便理解为:总统的病情比7月份更严重,认为他曾失去知觉。
       克里姆林宫墙下的红色墓地
       在列宁墓的背后,是克里姆林宫墙下的红色墓地,每天从世界各地和全俄罗斯各地来莫斯科的游客,在参观列宁墓之后,一般都要参观红色墓地。
       1917年11月,十月革命胜利后,莫斯科军事革命委员会决定把红场变成“为自由而献身的战士永久安息”的地方。由于在那个年代究竟有多少人为革命牺牲,谁也不知道,所以只好在报纸上通知有牺牲者的组织,在11月10日举行隆重的葬礼。
       葬礼长达数小时,有240个灵柩入土。可惜由于革命年代档案不健全,没有留下名册。所以安葬在这里的牺牲者,只有36个名字。
       1925年4月,红场上出现了粗糙的砖砌灰墙,第一块纪念牌封砌在安放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副主席弗拉基米罗夫骨灰盒的壁槽上。在长方形黑色大理石纪念牌上镌刻着:为工人阶级解放而斗争的战士、社会主义建设的推动者弗拉基米罗夫。从第二块纪念牌开始,决定不再在墓志铭上写这么多字。后来,对克里姆林宫骨灰墙又有了严格规定:纪念牌的规格30厘米 × 45厘米,只用金字刻上死者的名字和生卒年月。
       在数百名被安葬在克里姆林宫墙下“革命墓地”的人当中,只有12人有单独的陵墓,他们都是已故著名领导人。第一个被葬在这里的是1919年3月逝世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斯维尔德洛夫。六年后挨着斯维尔德洛夫安葬了列宁格勒战略家伏龙芝。几个月后捷尔任斯基也长眠在这里。国内战争结束后,这里又添了加里宁和日丹诺夫的两座新墓。
       被称为“人民之父”的斯大林的灵柩不是一开始就葬在这里,斯大林1953年逝世后,他的遗体经过很好的防腐处理,在列宁墓内安放了八年。把斯大林遗体搬出列宁墓是苏共二十二大的决定,迁葬是在一个雨夜进行的,为的是掩人耳目。几年后斯大林忠实的战略家伏罗希洛夫和布琼尼被安葬在他的墓旁。
       20世纪80年代安葬在克里姆林宫墙下的是苏共理论家苏斯洛夫,以及先后逝世的三位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
       1946年后,在一些已故名人的墓上才出现了半身雕像,首先制作了加里宁雕像的模型让人品评。此后,著名雕塑家梅尔库罗夫才着手用整块石头雕刻半身雕像及底座。
       据克里姆林宫卫队长说,早在1982年前就批准了政治局委员一级领导人的丧葬计划。安葬的具体地点由政治局决定,离列宁墓越近,位置越高,越体面。通常,在葬礼上致悼词的治丧委员会主席就是党的下一任总书记。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和戈尔巴乔夫都是这样。
       每天都有人来这里献花,向斯大林墓献花的人最多,可以说一年四季不断。过去,斯大林的孙子经常来瞻仰他爷爷的墓地,现在经常来拜谒斯大林的多是新的共产党人。
       克里姆林宫当局对任何人来这里参观、献花都不加干涉,他们唯一的要求是:不得叫喊,不得挥动标语牌,一句话,不能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