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视野]就是钱的事儿
作者:卿 晨

《青年文摘(绿版)》 2005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省钱至上
       与国内的小女同事在网上聊天,她突然问我一个严肃的问题:在美国这些年,你感觉自己变化最大的是什么?我略想了想答:对钱的概念。
       屏幕上立刻还我一个惊诧的脸:你好像不是那种拜金女吧?“不是爱钱,亦不是拜金,是对钱的观念变了。或者简而言之,是不再耻于为钱操心。”
       屏幕上的脸更惊诧了。
       中国的知识分子,骨子里渴望一种视金钱为粪土的洒脱。这渴望本身就颇奢侈,没有千金撑着万万不能。“小知”们多半没有日进斗金的运气,挣不着更多的钱来满足自己理想中的那点情调,只好用“君子固穷”自我安慰,生生地撑出几根傲骨来。一般的普罗大众,也对“钱为身外之物”一类教导耳熟能详。
       到了美国发现,就是钱的事儿!美国人崇尚消费,却并不妨碍他们以省钱为第一要务。美国人没有省钱概念的大约只有两类:尚无家室之累的明星和穷人。前者以挥金如土为生活方式,后者自认无钱可省。
       主流的中产阶级,更得个中真味,所以美国企业的500强之首,是“天天低价”的沃尔玛。其他大型超市也每周推出特价,特价商品总是以最快速度被抢购一空。超市里不乏拿着减价广告按图索骥的。某日在超市碰见爷儿俩,儿子不过八九岁光景,已经知道手上拿一本拍纸簿,里面分门别类地夹着减价广告,买完一样,用笔勾掉一样。省钱的认真态度,丝毫不逊于做学问。
       华盛顿市里没有商业区,在金融区附近开着为数不多的专卖店,布置精美,门可罗雀。有次趁着几家大减价去凑热闹,店堂里仍然是看的人多,买的人少。背后一对衣着光鲜的中年夫妇,丈夫鼓励说喜欢就买吧,夫人却道这还是贵啊,城外MALL(购物广场)里一模一样的,比这便宜。
       的确,城外的MALL,装潢陈列差一个档次,花色也不算新鲜,可是即使比起城里的“跳楼价”,还要便宜一至两成,所以生意不知要好多少倍。逢大减价,白领丽人们的手推车上,堆得满谷满仓,像不要钱似的。
       有一个五口之家,年收入只有四万,却过上了比年收入超过十万的人更好的日子,豪宅香车存款,样样不少,皆因会省钱,各家媒体纷纷报道,一时间声名大振。这家人索性开了收费网站,传授省钱之道——他家的生活水准,也许因此可以再上一个台阶。
       金钱的魔力
       参加过高中学校组织的大学招生咨询会。学校主管老师既不介绍各大学的特点和要求,也不介绍考试秘籍,一张嘴就说,申请大学的首要考虑,是家庭的经济能力。然后介绍如何申请资助,包括奖学金和贷款。老师的建议,就是到各学校网站上去看收费额度,和你能够负担的额度两相对照,决定何去何从,同时推荐数家“价廉物美”的学校。
       过两天社区举办各大学推展会,第一项便是资助推介。我们所住的社区,属于中产阶级收入偏高的聚居地,做医生、律师、政府高官、公司总裁的比比皆是,子女申请大学尚且钱字当头,其他各处可想而知。在美国,因家境贫寒放弃升学的不乏其人。没有一家父母敢下“我们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书”的决心,他们知道,家里砸锅卖铁出来的那点钱,根本无力支付高昂的学费。
       上大学如此,其他事情更不用提。美国人多半从小就习惯于家里有多少钱,自己办多少事。
       美国人传统上就有“阶层”一说,以收入、职业、受教育程度及宗教信仰等因素综合划分,其中收入是决定性的。一般来说,收入不单可以决定你的衣食住行,差不多也可以决定你一辈子的命运,甚而决定你下一代、下下一代的命运。
       而且钱能壮胆,其他方面欠缺一点的,只要收入高,也大可弥补。譬如犹太人,本来不入主流社会的法眼,可是他们的利益集团差不多买得下国会山,当朝者无一敢不听他们的声音。
       旅美要过“金钱关”
       也难怪。在美国挣钱,大不易。每月的工资,还没有到手,1/3已经交了收入税。绝大多数地方买东西,同时要交5%~8%的销售税。初来美国的外国父母,大多需要费劲向孩子解释,为什么用一块钱买不回来标价99分的东西。
       收税是各国通行做法,天经地义,可也鲜有像美国这样明火执仗的。
       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商店——比如市区和郊区,不同的时间——比如节日和平时,不同的对象——比如会员和非会员,价格大不相同。
       一来二去,美国人对钱,有了切肤的认识。正面的意义,是养成了美国人“量入为出”的消费观,不会一掷千金地浪费,不会盲目地攀比。
       中国的知识分子到美国,总要过这个“金钱关”。特别是主妇,一买减价品,就感叹我一个北大或清华的才女,整天就算什么菜油4.99元,水果1.99元,真是凤凰落了架啊。她们的丈夫,也由不得要内疚好一阵。久而久之,看看周围的美国才女,一样顶着名校的光环,却一心一意把小菜账当成学问来做,于是释然。
       美国的知识分子,算账“门槛”要精得多,反倒显出豁达来了。在美国搞科学、搞艺术、做公务员,一样存在待遇偏低的问题。甚至联邦调查局和中情局的特工、五角大楼的军官,没有做到高层,日子就颇捉襟见肘。但是他们的抱怨实在算不上强烈。一方面,他们早就心知肚明,如果单是为了待遇,大可以改行,正所谓“我选择,我喜欢”;另一方面,他们对自己的所得也清醒得很。除了职业的吸引力和带给他们的社会地位,以及一夕成名的可能性,还有社会保险、医疗、养老种种保障。
       凡事皆有正负。从负面来说,美国人大有“一切向钱看”的味道。就是那个“天天低价”的沃尔玛,多次传出雇佣非法劳工及在海外设立血汗工厂的丑闻,生意照样兴隆。有了沃尔玛的实惠,美国人才不在乎劳工权利。
       财迷心窍
       美国小学生不写关于理想的课堂作文,倘要问一点关于理想的问题,十之八九会回答长大要当明星,年龄大一些的多半就是想当律师和医生了。无他,皆因这些职业都是赚钱多且容易的。美国的有识之士早就感叹,美国的尖端科技领域,越来越成了亚洲人的天下。美国人从小就不愿意做学问,小学中学里一意想着出风头,运动队、拉拉队远比学业重要得多。
       据说在欣欣向荣的六七十年代,美国人不是这样。那时候美国人的理想,是要建成一个中产阶级为主导的国家。奋斗了三四十年之后,美国人蓦然回首,发现理想中的中产阶级国度没有完全实现,反倒是贫富差距更加突出。据统计,从1973年到2003年,美国的中等家庭收入只增加了22%,其中还包含妇女就业增多的因素——她们本来是做专职主妇的。而1%最富有美国人的收入,却翻了一番,0.1%的顶尖富豪的收入,更上升了两倍。多数的美国人因此失去了对金钱的安全感。
       失去安全感并没有妨碍美国发展成超级大国,以至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推己及人,美国人认定这有普遍意义。某日与一“中国问题专家”说起“中国威胁论”,照例论及中国的发展不平衡,“威胁”纯属无稽。不料该专家正色道,你可知“中国威胁论”者看的是中国沿海?看一个国家发展的角度,绝不是看它脱贫的程度,而是看它致富的最强能力。专家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美国城市大都有广大的穷人区和庞大的穷人队伍,却完全没有影响美国的实力。
       联合国改革,一段时期来算得上国际时事中最热门的话题。对于日本争取“入常”,美国人一度力挺。美国主流媒体发过多篇社论,中心理由只有两条,一是日本的经济实力,二是日本缴纳联合国会费最利落。两条理由都与钱有关,对美国大众,最有说服力。争论白热化了许久,有头脑清醒者才想起来,日本原来是战败国。继而想起联合国成立的宗旨,想起联合国的宪章,知道这事不好办了。于是跳出来:“四国提案”不能投票,要改革,先要设定新常任理事国的标准。
       不禁莞尔:所谓财迷心窍,无出其右者也。
       (周端正摘自《环球》2005年第14期,潘树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