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视野]在巴塞罗那看涂鸦
作者:陈敬华

《青年文摘(绿版)》 2004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对于街边的涂鸦和招贴,我总是很关注,有着看博物馆读画般的虔诚和热情。那些一层盖着一层的广告通知启事,就像一个接一个的故事;那些一块连一块的涂鸦,就像一篇接一篇的小说,只要走近、注意,就会发现一个开头或结尾。
       在欧洲有一些我非常喜欢的涂鸦,好几年后它们还停留在那里,一直没有被覆盖,但是大多数涂鸦都是变化多端的。
       一般小店或餐馆或车库门上的涂鸦,应该是主人根据自己的经营项目或者个人喜好请人做的,所以比较有针对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有一种绘画的性质:门的外框就像一幅画的框子一样,只是这幅画是给任何一个走过这里的人观看的,是经得起风吹日晒的。这在巴黎、西西里都很常见,只不过巴塞罗那的门画,更加密集,更加丰富。
       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巴塞罗那老城区里面,墙上、楼面、尤其是几条小巷交界的地方,突然会有一个三面被建筑包围的广场,广场上没人,阴阴凉凉的,不小心就走过了。然而,猛一抬头,常常会发现自己就在一个色彩世界的中心,红的绿的蓝的黄的颜色,好像从天上泼下来,沿着建筑的表面一直流过,直到连接到广场草地的翠绿。
       如果仔细地看,就会发现许多细节和故事,比如:一对紧握的拳头,紧紧地贴在一起,上面分别写着“爱”、“和平”。
       涂鸦的风格也有很多分类,有天马行空的,用色块和线条营造出一种氛围,给人以想怎么看就怎么看的自由,有点儿抽象画的意思。写实的种类就很多了,比如:这两年时髦的日本漫画形式在巴塞罗那的墙上有了很好的发挥,只是少了日本漫画或几米式的周密,多了许多西方漫画的夸张大胆;还有的用非常传统的写实功夫,描绘非常现代的人和事;大量的互联网上的虚拟画面,也出现在涂鸦的内容之中;还有对名画的挑衅和颠覆,对著名艺术家的怀念和追思……
       爱心,始终是涂鸦表现的主题之一。相对于大面积的色彩强烈的大型涂鸦,一些小玩闹式的、单色的、小不点儿式的涂鸦形象,也非常可爱,有着出其不意的搞笑效果,充满了机智和潇洒。排着队的、一串串的小老鼠在老城的墙上不断出现,好像行进中的队伍。还有极其简练的小淘气的形象,跑到不同的角落里做坏事,有一种蜡笔小新简约版的效果,令人忍俊不禁……
       涂鸦的技术和形式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从最早的喷画,到后来的颜料画、印贴、粉笔画,到现在开始有了材料堆砌。涂鸦颜料里面开始加入颗粒、细粉末,用以增加立体感,表面的亮光材料,也开始使用……
       我们在老城几个涂鸦密集的地区走了几个来回,发现巴塞罗那的涂鸦之所以特别,也跟巴塞罗那老城的建筑紧密相连。在完整的哥特时期的建筑群中,在灰暗狭窄的小巷里,半明半暗之间,涂鸦有了很强的冲击力。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光线的改变,涂鸦的效果也会有特别大的变动,随时随地给人以新鲜感。在许多工地的围墙上,大片大片连绵不断的涂鸦,有着强烈的装饰效果,常常可以让路人忽略工地的喧腾,跟纽约大街边上的涂鸦有着完全不同的效果。
       坐在广场边的马路牙子上,发现那么窄的一块地方,也有各种各样的涂鸦。比如一只趴着的猫、一双睁开的眼睛、一排小青蛙、熊猫、飞奔的骏马,还有各种各样的狗。看着看着,就有一只黑狗,跑到广场边上的角落里,贴着墙上的大狗,尿了一泡。也不知是巧合,还是狗也会看涂鸦。
       有时候,感觉巴塞罗那的涂鸦,是有组织有纪律的。比如有的广场是热烈的,有着万紫千红、落地开花的情绪,这样的广场,往往在小巷深处;而有的广场,却又是清一色的肃静,所有的涂鸦尽管风格内容完全不同,却十分协调,灰的白的黑的,让我以为是一种政府行为。
       巴黎有一个专门的委员会,负责挑选艺术家的墙画草案,所以很多大面积的墙画并不是民间的涂鸦。就像巴黎的广告总是那么唯美和细致,哪怕是传达一种惊世骇俗,也是设计好的一种叛逆。巴塞罗那就没有那种设计好的痕迹,没有那么多深思熟虑,血液里似乎有奔放叛逆不拘小节,许多广告、墙画浑然天成。
       如果你是做设计的,到巴塞罗那来看毕加索、米罗、达利之余,一定要看看老城涂鸦。你会发现它将影响你的设计,更大胆,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