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观点]朝鲜民族的“恨”的哲学
作者:邵毅平

《中外书摘》 2006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般人大都标榜自己信奉“爱”的哲学,大概只有朝鲜民族宣称自己信奉“恨”的哲学。
       不过这个“恨”不是仇恨的恨,而是怨恨的恨。其意思是说,对于自己所受过的不公平待遇,对于自己所受过的不幸命运,只要一天不能得到真正的报雪,只要一天不能得到真心的道歉,便将永远地心怀怨恨而纠缠不解。
       比如对于20世纪的日本殖民统治,对于四百多年前的壬辰战争,对于二千多年间来自大陆王朝的“侵略”,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提起。一部朝鲜半岛的历史,常被说成是饱受强邻侵略的历史,以及充满这类苦难和不幸的历史。这种对于强邻的永不停息的怨恨,通过教育,一代又一代地传了下来,并且大概还将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
       形成这种“恨”的哲学的原因,大抵是因为朝鲜半岛在其历史上,常常因文弱而遭受外来侵略,却很少因强盛而去侵略他人。13世纪末的协助元朝进攻日本,14世纪中的协助元朝镇压中国农民起义,14世纪末、15世纪初的两次征伐对马岛,以及20世纪60年代韩国协助美国出兵越南,大概是其历史上仅有的几次外向进攻,但大抵都是在强盛“盟友”的压力下的行为。在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时期里,朝鲜半岛都未强盛到足以进攻他人的程度;与此同时,其农耕文明以及所受到的中国思想的影响,也促使它一向对游牧民族或海洋民族采取守势。这样的历史长期积淀下来,怨恨一直得不到发散,便自然形成了“恨”的哲学。
       反观中国和日本的历史,情形便不是这样。中国历史上虽然亦经常遭受外来侵略,有过积弱不振的历史时期,但同样也有过强盛扩张的时期,那时候也常常去征服他人;日本历史上基本上没有遭受过外来侵略,而且在强盛时曾多次侵略过别国。因此之故,中国和日本民族都不会有积聚不散的怨恨,因而也就不会形成类似的“恨”的哲学。
       从本质上来说,“恨”的哲学是一种弱者的哲学,是一种内敛性的哲学。持有这种哲学的个人或民族,会通过把怨恨积聚起来,求得一种抵抗强者的勇气,一种保存自我的力量。因此也许也可以说,朝鲜民族正是通过信奉“恨”的哲学,来应战其地缘环境的挑战,以对付周围强国的压力。金大中曾经分析过“恨”的哲学的这种意义:
       照我看来,朝鲜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恨”的文化。我国人民是忧患和苦难的人民……“恨”是人民群众的遭受了挫折的希望,“恨”是正在待机实现人民遭受过挫折的梦想。诚然,在整个历史过程中,我们一直生活在“恨”之中。但是,或许正因为我们心怀家国“恨”,反而一贯能够安慰与激励自己,因而一直能够为了未来而生活。我们的人民就像田间的野草,在被践踏之后又恢复生机,受强风袭击而不折不挠。我们确实是一个坚韧不拔的民族。我们具有无与伦比的韧性。
       朝鲜人两千年来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化特征,他们内心里决不向邪恶的势力屈服,最重要的是他们不放弃希望。对根本无法抗拒的命运,他们暂时退让,但是他们始终抱有希望并等待着,在等待期间又不放过东山再起的机会。他们忍受着巨大困难,千方百计地坚持下去。这就是“恨”的本质。
       他还举例说明,正是靠了“恨”的哲学,朝鲜民族才能在中国和日本的强大影响之下,始终保持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和人种特点。因此可以说,“恨”的哲学乃是一种抵抗的哲学,一种应战地缘环境之挑战的哲学。
       “恨”的哲学的消解,也许有赖于地缘环境的改变,以及朝鲜民族在国际舞台上的更大成功。现在韩国的经济成就已经举世瞩目,如果朝鲜半岛能够和平统一,全体朝鲜半岛人民齐心协力,使朝鲜半岛更加繁荣昌盛,成为世界上的先进地区之一,且东亚形势亦能维持稳定与和平,则相信其“恨”的哲学也会逐渐消解,而让位于一种更为自信的开放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