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苑]长城古堡行(下)
作者:李有祥

《青年文摘(绿版)》 2004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镇边堡过大年
       正月十五一早,我乘车到了镇边堡。整个堡子周长差不多两公里,城墙高足有七八米。我围着堡子转了一圈,如今这堡子经过风雨侵蚀,显得有些残破,可在我眼里,反倒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充满着神秘感。
       我从堡墙西门走进堡子,只见七八米宽的大道直抵对面的东门,村中还有一条横贯南北的大道与之相交成十字。大道两旁,多是土坯搭建的窑房,住有二百多户人家。村中央有一个明清年代木质结构的古戏台,不知道先辈们在那里演了多少出梆子戏。今年堡子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搭建了一座更大的戏台。村民用特有的农家饭菜招待我。应邀来的人围坐在炕头,坐不下来的干脆站在地上,一起漫无边际地聊天。说到他们是不是当年修长城、驻守边关将士的后裔,谁也闹不清。如今,交通便利了,许多年轻人走出堡子长年在城里做工。当谈到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也对着地图开车来到这堡子,他们个个喜形于色,说:“咱这堡子是长城古迹,守着大同,有山有水,夏天凉爽,办个旅游开发区,保证能挣大钱!”
       正月十五也叫上元年,镇边堡以闹社火最热烈。村里的大喇叭一招呼,表演跑旱船、小车灯、扭秧歌的聚在一起,到家家户户拜年,还到邻村里串演。妇女们都穿着红棉袄,凑到一块儿像一团火。我问她们:“为什么都穿着红棉袄?”一位爽快的妇女告诉我:“这红棉袄都是我们出嫁时穿的。每逢过大年从柜子里拿出来穿,又漂亮,又暖和,扭起秧歌又随身。”
       白天,村里的百姓聚在一起,蹬高跷,跑旱船,舞龙灯,耍狮子,而最少见的则是挠搁。几十名壮汉背上绑着铁杆,把化了妆、穿着古装的小孩高高地扛到头顶上舞起来,那阵势煞是好看。据说这种民间艺术已经在塞北流传了近300年。晚上,在村中央点燃旺火,堡子里面男女老少围成一大圈看大人扭秧歌,小孩粘花灯。午夜,还放起了焰火。红灯笼、红对联、红窗花,旺火映着红棉袄,整个节日进入高潮。
       得胜堡留下的“硬件”和“软件”
       史料记载,古代大同一带战争频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为了扩大疆土,攻打林胡、楼烦,从得胜口出击。后来两汉征匈奴,北魏伐柔然,隋唐击突厥,北宋抗辽,军队也都是从得胜口出。
       通过得胜口,一眼望见以长城和一座“平顶山”做屏障的得胜堡,而它的南边1公里,是一个堡城——得胜马市。再往东1公里,是略比得胜堡小一点的镇羌堡。在方圆不到几公里的范围内,同时出现了3个堡城。
       得胜堡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残存着堡城的南城门和瓮城。城门仍是乡亲们出出进进的必经之路,门楣砖雕上有“保障”二字,能看出当时营造该堡的战略意义。
       得胜堡除了留下一座残破的“硬件”之外,还有一套得胜锣鼓的“软件”广泛流传。据说得胜锣鼓起源于古时军队出征、凯旋,民众都要用锣鼓迎送。在康熙盛世后,又用于喜庆大典、商肆开业、庆丰收或逢年过节的时候。
       与得胜堡里满满当当的民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得胜马市的堡城墙虽然完整,但里面却已空空如也。
       明朝隆庆四年,蒙古鞑靼部落首领俺答的孙子把汉那吉,携妻逃至大同,受到宣大总督热情接待,俺答感动之余,表示臣服。明穆宗封俺答为顺义王,订立互市盟约。当时得胜马市就是一个主要市场。中原的丝绸、茶叶、粮食与蒙古的牛、羊、马、皮毛在此互通有无。
       镇羌堡比得胜堡略小一些,背靠着长城,一条冰河,从城东擦肩而过。河对岸的山梁下,是新建的铁路线,正有一列满载煤炭的电力机车疾驰而过,给古塞增添了现代气息。
       集贸要地杀虎口
       杀虎口在古时称叁合口,唐代称白娘关,宋时称狼牙关。万里长城从东向西南蜿蜒而过,像个半圆的口袋,把杀虎口围在里面。古时为了抵御蒙古瓦剌的入侵,军队多从此口出兵征战,故而叫“杀胡口”。自从明隆庆年间蒙汉“互市”以来,外长城上的杀胡堡、得胜堡、新平堡的马市重新开放,杀胡口便改名为杀虎口。一时间商贾辐辏,店铺林立,成了“日进斗金”的塞外集贸要地。
       穿过山底的杀虎口新村登上东边的山坡,这里是明嘉靖年建起的旧堡和万历四十五年建起的新堡。新旧两堡相依,又与长城城头堡相连,曾设栅门通往内蒙古,正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旧堡已全成耕地,新堡里留下的村民也都是一些老人。北门旁的一座戏台,是当年戍边将士的“夜总会”,台上蓄了不少干草,孩子们挥舞着秸秆当兵器,学着电视剧里武侠的样子玩得很开心。
       壁垒森严的广武
       旧广武屯军堡的城墙非常高大,是我们见到规模最大、保存也最好的一座堡城,目前在山西仅次于平遥古城。东边的新广武屯军堡,一半在山坡,一半在山前的川地。两座屯军堡遥相呼应,后面是雄伟的勾注山,山上还有积雪。蜿蜒在山上的一段长城如卧地的蛟龙,在阳光下斑斑驳驳,形态飘逸,与两座堡城相互映衬。
       战国时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后,在勾注山建起勾注塞,即现在广武堡城的前身。北魏时期,广武一度是都城的南大门,皇帝御驾南征,大将出征回京,外藩的使臣朝觐都从此处经过,昔日繁华可想而知。
       广武屯军堡地处雁门关外,旧广武堡建于西汉,清朝雍正年间重修。新广武堡建于明朝初年,依仗勾注山东西径口之险,辖十八处隘口。绕旧广武城一圈要足足一个小时。在南城墙上端斜长着一棵古槐,树冠浑圆,粗大的树干上披着红布。路过的老乡告诉我,堡城里的村民奉古槐为神树,保佑百姓平安。
       猛抬头,看见了城门的拱顶上站着一排孩子,正愣乎乎地俯视我这“陌生人”。那虎视眈眈的样子,让我仿佛看到了当年戍城将士的“影子”。
       雁门关,好一座雄关
       雁门关,又名西径关,现在的关城是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建的。关城的两座城门的石匾上,刻有“天险”和“地利”。城门两侧的砖墙上有一副对联:“三关要隘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1993年,专家们发现了古雁门关遗址,从而把“关龄”从唐代提早了10个世纪。经考证,雁门关历史已有两千余年。自战国起,中国历史上发生于此的战争至少在20次以上。
       雁门关城垣的围墙多已倒塌,关楼也没有专门的油漆,但雄姿不减。周围曾有许多古迹,像东门外祭祀赵将李牧的靖边寺,西门右侧的关帝庙,关城正北的营房,东南的校场,左右边墙、峰墩、壕堑等,可惜大都已经毁掉了。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关城下还遗存着十余通碑碣、一对石旗杆、石狮、石栏杆和石道。碑碣中有明代《武安君庙碑记》,记载了李牧率兵屡胜匈奴的功绩。
       北汉名将杨业归宋后,也曾在雁门关大破契丹兵。宋太宗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军北伐时,他收回山西北部大片土地。后因主帅指挥失误,杨业在撤退时受伤被俘,绝食而死。后人以其英勇感人的事迹为蓝本,演绎出家喻户晓的长篇小说《杨家将》。
       雁门关不仅是一个战略要地,还是个观雁阵的好地方。在古籍《山海经》中就有“雁门飞雁出其门”,雁门关因此得名。这里海拔1600米,山峪两径由两座大山锁住,使得大雁每次过山,必须要从关楼上下飞过。
       可惜,我来得不是时候,没有这个眼福。遗憾只能等季节合适的时候再来补偿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