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成长]你是爱情的第几枚水果
作者:于 兰

《青年文摘(绿版)》 2003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我的一个很年轻的朋友,近来总是患得患失于刚刚来临的爱情。
       也许是刚刚沉入爱海,她的想法总是很奇特。一忽儿怀疑自己不是男友的初恋,而常言说男人是最看重初恋的第一个女友,于是觉得自己成了不讨好的那一个,仿佛替代品一般;一忽儿又担心自己魅力不够,男友会受其他人诱惑,因为逛街时发现男友的目光曾飘过几个路边的靓女。
       每当遇到此种委屈,却又是不能对男友说出口的,怕反而增加两人心里的隔阂,只有跑到我这儿来哭诉。
       时间长了,我也头大如斗。
       一日正准备去学校给学生上课,她又掩面推门而入。不用问,肯定又是哪里伤心伤情了。恋爱中的人特别脆弱,我不能将她拒之门外,可又没有时间听她哭诉。
       无意中看到桌上的水果,我灵机一动,对她谎称,最近看到一篇最新的心理分析报告,是有关爱情和水果的,我记下了一些题目,让她看一看,等我上完课回来以后再帮她分析。朋友悻悻地答应了。
       像给学生出推理题一样,我给朋友留下了一道作业就走了,我想,不论如何,让她分分心暂时不去想不开心的事也是好的。
       我的题目是这样的:
       第一张纸上写着:你最爱吃什么水果?
       第二张纸上写着:也许你的答案不止一种,是啊,每一种水果都有它的迷人之处。可是,如果只让你选定一种呢?
       第三张纸上写着:想想看,为什么你最爱吃这种水果?你是否第一次吃它就知道它是自己最爱吃的?
       第四张纸上写着:你知不知道你的男友爱吃什么水果?
       第五张纸上写着:也许你的答案不止一种,那么,他最爱吃的一种是什么?
       第六张纸上写着:想想看,他为什么最爱吃这种水果?他是否第一次吃它就知道它是自己最爱吃的?
       第七张纸上写着:如果把水果换成爱情呢?你会想到什么?
       没有料到,回到家她已经走了,桌上留下一堆纸片,和一张写给我的留言。
       “于姐,我想通了。如果我不是他的第一枚水果,尝过了别的才选择我,说明我才是他认定最爱的那一种;如果我是他的第一枚水果,我现在要做的就是,不给他机会爱上别的水果。谢谢你。”
       我欣慰地笑了,恋爱中的人都是天生的哲学家啊。真的,选择爱吃的水果,就像爱情一样,面对不同的人的爱情,不同的选择,每一种都有诱人之处,可最后你选定的只有一种,一个人。香蕉、荔枝、苹果、菠萝,还有龙果?英俊的他,勇敢的他,事业有成的他,还是体贴入微的他?……
       如果你是他的第一也是惟一一个,你先别觉得放心而自豪。这个世界上的水果形形色色,种类太多,如果有一个人,身边堆满各种水果,但他只能吃苹果,只知道苹果的味道,请问他会不会对菠萝、西瓜充满好奇,想知道它们到底能给自己哪些不同的感觉?肯定会!
       这种好奇心,用在异性关系上,就是所谓的“花心”。而一般人对水果不存在病态的“花心”是因为各种水果我们都吃过,最终发现,水果的滋味虽各有不同,但总的感觉也不外如此。于是,“花心病”便不治自愈了。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当然不可能“把各种水果都尝一遍”,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他只尝过你这一只“苹果”,他将是一个“化学性质”极不稳定的“元素”。
       不单只是男性有这样的心理,作为女性,如果只尝过“菠萝”的味道,同样会在心里期待着别的“水果”,只是,在我们这个对女性束缚更多的文化环境里,表现出来的病态可能不是“花心”,而是“埋怨”:怨你的那只“菠萝”为什么没有“苹果”的味道,没有“西瓜”的味道……
       同样的,如果你并不是他的第一个,也不要因此而沮丧甚至伤心。要知道,只有尝过不同的水果,他才可能知道菠萝身上不可能有苹果的味道。也只有在尝过了不同的水果之后,当他与“菠萝”相伴时,才能真正欣赏只有“菠萝”味的“菠萝”。
       有比较,才会有正确的结论,有正确的结论,才会有稳定的行为,所以,有过经历的男人一旦认定之后,反而可能会付出无比的专一。
       也许又有人会疑惑,到底要“吃过”多少种“水果”才能心态成熟呢?谁也说不准,所以也没有必要去追究,但有一点毫无疑问,如果你不是他(她)的第一枚水果,他(她)选择了你,是因为你才是他(她)认定了最爱的那一种;如果你是他(她)的第一枚水果,那么,你现在要做的就是,不给他(她)机会爱上别的水果,施展你的魅力让他(她)离不开你。
       如果,当结果仍是你主动或被动地要离开一个人时,请对你自己说:我可以去尝一尝另一种“水果”的滋味了,这将使我更成熟。丢掉不必要的道貌岸然和“情感包袱”吧,这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杨文素摘自《交际与口才》
       2003年第2期)